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四種病毒性肺炎如何區分

四種病毒性肺炎如何區分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大多見於冬春季節,可暴發或散發流行。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潤等。病毒性肺炎的發生與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徑以及宿主的年齡、免疫功能狀態等有關。一般小兒發病率高於成人。

  下面是對病毒性肺炎進行區分

  1、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多發生於冬季和初春,以2-3個月的嬰兒多見,6個月以內的嬰兒病情最嚴重。往往在感冒後2-3天,患兒出現持續性干咳和陣發性呼吸困難。患兒的表現類似支氣管哮喘,喘憋發作時呼吸快而淺表,每分鐘在60-80次之間,可有呼氣性喘鳴音,所以有人把這種肺炎稱為喘憋性肺炎。患兒脈搏每分鐘可達150-200次,體溫多數下迷也可達38-39度之間。面色蒼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嚴重的征象。鼻翼扇動和三凹體征表示病兒明顯缺氧。對本病主要應采取對症治療,護理也極為重要。

四種病毒性肺炎如何區分

  2、流感病毒性肺炎

  多發生於年齡在6個月至2歲之間體弱的嬰幼兒,冬末春初為主要流行季節。患兒突然起病,以持續7-10天的高熱為其主要特征,應用抗生素無效。對本病的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的中藥為主。

  3、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是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體,共有四型,多於深秋、冬季和早春流行,有的似無明顯的季節性。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表現不如合胞病毒性肺炎那樣嚴重,也比流感病毒性肺炎輕。患兒高熱持續時間較短,咳嗽也不太厲害。一般可用中醫中藥對症治療,預後較好。

  4、腺病毒性肺炎

  八成發生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多見於冬春兩季。其潛伏期為4-10天,一般是突然發熱,起病後3-4天呈持續性高熱,60%的病兒最高體溫超過40度,伴頻繁或陣發性咳嗽,但無明顯的流涕和打噴嚏。起病3-5天後出現呼吸困難,面色青紫,且逐步加重。重症患兒出現鼻翼扇動、口唇和指甲青紫、喘憋及三凹體征。有的病孩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半昏迷或陣發性煩躁不安,面色發灰、心跳增快也是病情嚴重的表現。早期的特征是眼結膜充血,身上出現紅色丘疹、斑丘疹或猩紅熱樣疹子,扁桃體還可出現石灰樣小白點。本病是較嚴重的嬰幼兒肺炎,應積極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濕疹不要慌!

  西方國家有很多

兒童心理健康的6大標准和影響心理的環境因素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准    智能發育正常,智力商數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兒童)都屬於此列。   有積極樂觀的情緒,熱愛學習和工作,對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