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拉肚子不是感冒正方:嘔吐、拉肚子是感冒
解讀:如果寶寶發燒,家長們多半立刻意識到可能是受涼感冒了。但一些孩子不發燒,而是出現嘔吐、腹痛和腹瀉等,哺乳期的嬰兒主要是吐奶,這都是感冒的主要症狀。
家長職責: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7天左右的時間就會自動康復,建議此時還是讓孩子多休息,多喝溫水,多排尿。反方:感冒“捂”出身汗就好了正方:有些感冒是“捂”出來的
解讀:很多父母認為,冬天天冷寶寶容易“凍”感冒。事實上,現在的孩子大都吃得好穿得暖,有些感冒並不是因為“凍”出來的,恰恰是給“捂”出來的。本來就捂得熱,汗散發時又會帶走體內的熱量,這樣一冷一熱,才是最容易感冒的。
家長職責:寶寶秋季穿衣服,也要相應地及時增減,最好以“不出汗”為宜。保證孩子不感覺冷就可以了。
對於不會表達的小寶寶,可以把手心溫度作為一個衡量標准。只要保證手心暖和,手指涼一些沒有關系的。而如果手心出汗,那就應該給寶寶減衣服了。
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正方:生理性腹瀉長大會好
解讀:6個月內的寶寶在喂奶後經常會排出黃綠色稀便,有時每天五六次甚至十多次,特別是母乳喂養的寶寶,有時是一邊吃奶一邊排便,這可能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的發育,在添加輔食後會自然好轉。因此只要寶寶精神好、睡眠安穩、體重增長,就不要急於用藥,以免影響消化功能發育。
家長職責:在寶寶剛開始腹瀉這段時間,不用著急,只需做好寶寶的日常飲食喂養和口服補液,通常都不會發生太大問題,非母乳喂養的寶寶,一般可食用去乳糖類奶粉或1/2稀釋的牛奶;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進食稀粥或面片等易消化的食物。反方:流鼻涕長大就好了正方:流鼻涕易致鼻腔狹窄
解讀:不少老人們都認為,娃娃小時候拖個鼻涕,長大自然就會好了。確實部分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會有所緩解。但孩子反復流鼻涕,會造成鼻窦腔狹窄,引起呼吸不暢。長期張口呼吸使得空氣刺激咽腔導致咽炎。家長職責:對於3歲以下的嬰兒來說,媽媽們給寶寶擦拭鼻涕的正確做法是,分別堵住一側鼻孔,一個一個地把鼻涕擤干淨,不可捏著寶寶的雙鼻孔擤鼻涕,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鼻窦炎。
![]() |
寶寶跌跤後媽媽需要怎樣去檢查?
寶寶有時就像只沒頭的蒼蠅到處跑,媽媽叫他跑慢點,他置之腦後。寶寶很容易摔跤,有時他會自己爬起來,然後繼續他的追逐,但有時就沒那麼運氣了,摔跤後嚎啕大哭。 寶寶跌跤後,媽媽首先要檢查寶寶的傷處,首先排除骨折症狀 |
![]() |
寶寶腹瀉,媽媽需防5種失誤
1.營養得不到保證 腹瀉時嬰幼兒飲食減少,但寶寶營養的需要相對較高。如果治療時營養補充不足、限制飲食太嚴、禁食時間太長,就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加重病情或導致病情遷延。有的媽媽遇到寶寶腹瀉,就不讓或不敢再給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