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早產兒微量喂養為何要定時定量?

早產兒微量喂養為何要定時定量?

  據統計,有效的健康干預措施可避免三分之二的早產兒死亡,而科學合理喂養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干預手段。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2年發布的早產兒全球行動報告中指出,全球每年出生的早產兒達1500萬,而早產是全球新生兒死亡首要原因[1]。雖然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得以存活,但由於出生胎齡小、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早產兒出生後依然面臨諸多安全危險及生長發育的挑戰,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科學合理的營養支持。

  早產兒喂養面臨的安全風險

  1.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

  胃腸道可保護宿主不受外來毒素、病原體和異物的損害,但早產兒胃酸低、蛋白酶活性低、腸粘膜滲透性高、SIgA水平低和動力障礙等因素,都使早產兒發生NEC的危險性增加[2]。

  2.細菌感染

  早產兒胃腸道粘膜屏障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免疫應答不完善,易發生細菌感染。早產兒院內配方分為液態和粉狀二種。前者是按沖調比例配制好的即食瓶裝奶液,後者是配方粉。在液態配方奶的生產過程中,液體經過足夠時間的高溫處理,可以使終產品達到商業無菌的要求,而早產兒配方粉則難以制成無菌產品,在調配過程中需予以注意[3]。因此,WHO指出,由於粉劑的嬰兒配方奶粉不是無菌產品,對於喂養高危嬰兒可能引發細菌感染而導致嚴重疾病和死亡,推薦使用無菌的液態配方奶[4]。

  早產兒面臨的生長發育挑戰

早產兒微量喂養為何要定時定量?

  在面臨一系列喂養安全風險的同時,早產兒也面臨著快速生長發育的挑戰。據報道,國內早產兒宮外生長發育遲緩(EUGR)的發生比例明顯高於國外,而EUGR與兒童期神經系統發育的不良預後關系更密切。新生兒期是重要的發育窗口期,在此期間發生營養不良可對患兒產生終身影響[5]。

  制定科學合理、定時定量的微量喂養方案

  綜合考慮早產兒面臨的風險及生長發育挑戰,必須制定科學的微量喂養方案,才能夠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微量喂養適用於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和病情危重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在轉變期的喂養,以促進胃腸道功能成熟、幫助盡早過渡到經口喂養為目標。具體方法是以每天小於10-20ml/(kg·d)的奶量喂養,奶液不必稀釋,如能耐受,則逐漸加量,大約在5-7d內加到20ml/(kg·d)[6],根據病情在正式喂養之前可持續數天至2周。在正式喂養增加奶量時應切記循序漸進嚴格定量,每日增加奶量要小於20ml/(kg·d),否則易導致喂養不耐受甚至NEC的發生[7]。

  同時,在微量喂養時也要注意加奶時間的間隔。有研究將出生體質量<1000g、身體狀況穩定的早產兒分為A、B、C三組,首次奶量均為0.5ml/次,梯度增加奶量至150-160ml/(kg·d)。A組首日喂養2次(間隔12h),B組首日喂養4次(間隔6h),A、B組至次日起每日均增加喂養1-2次,達到8次/d(間隔3h)時,開始增加每次喂養量,增加的總量為5-10ml/(kg·d);C組每日喂養8次(間隔3h),次日起喂養總量逐日遞增5-10ml/(kg·d)。結果顯示,A、B、C組嬰兒恢復出生體質量的時間分別為(13.4±3.8)d、(16.0±3.3)d、(15.2±3.2)d,矯正胎齡32周的體質量分別為(1289.9±158.6)g、(1184.4±189.8)g、(1197.6±205.1)g,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嬰兒的喂養不耐受累計時間、胃腸外營養相關膽汁淤積、NEC及敗血症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以A組發生率最低[8]。

  適宜的微量喂養能縮短早產兒達到正常喂養的時間,幫助完成合理的追趕生長。相較於奶粉沖調的奶液,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院內專用液態配方奶濃度固定,不會因久置出現沉澱,營養成分分布均勻,能更好做到每次喂養精准恆定;同時,液態配方奶可隨時通過針筒從瓶中抽吸,既方便,又利於定量,還能減少細菌污染,是較好的微量喂養選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急性肺炎的臨床表現

急性肺炎(AcuterPneumonia)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疾病,重症肺炎是嬰幼兒時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病死率已有明顯下降。  臨床常以病理、病原、病情及病程分類,嬰幼兒以急性支氣管肺

三大小孩意外急救指南

跌倒  昏迷時一定要側臥  清醒後,還要繼續觀察其是否有疼痛、嗜睡表現  世界范圍內,跌倒是兒童傷害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兒童非致命傷害和殘疾的首要原因。世衛組織200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跌倒占全球0&mdash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