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特殊的用藥 >> 兒童“酌量用藥”問題多 專家建議首選專用藥劑

兒童“酌量用藥”問題多 專家建議首選專用藥劑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項統計表明,我國3000多個藥品制劑中,供兒童專用的僅約60種,而且已經包含了中成藥在內。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將近90%的藥品是沒有兒童劑型的。所以很多家長們發現,很要藥品都標明著適合各種人群服用的字樣,對於兒童服用的劑量也僅僅是標識“兒童酌量”。廣州軍區總醫院兒科門診主任醫師馬恆灏表示,兒童“酌量用藥”難以把握,最好服用兒童專用劑型或者兒童替代藥。

廣州軍區總醫院 馬恆灏主任

  “兒童酌量”問題多 劑量成分難把握

  對於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眾藥品“兒童酌量”使用現象,馬主任表現出了擔憂。他指出,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體質情況和肝髒發育與普通成人有很大差異,這也體現在適合各人群使用的大眾用藥與兒童專用藥劑的差別上。

  大眾藥品“兒童酌量”首先從劑量上難以把握,主要體現在片劑。兒童服用藥片一般是分成幾塊後服用其中一小塊,或者把藥品碾成碎末簡單劃出幾分之一給小孩服用。藥品使用都是有明確的規定,劑量正負誤差不能超過5%,家長簡單的分劃藥劑,而兒童對口感的接受程度往往會造成家長錯誤的增減藥劑,這些都很難保證劑量的正確。如果類似強心劑這類使用劑量和危險劑量比較相近的藥品,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大眾用藥含有的一些成分不宜對兒童服用。現實中很多家長認為,成人和兒童用藥的差別只是劑量大小的不同,大眾藥品成人吃一片,小孩吃三分之一片就沒問題,稀裡糊塗的將成人用藥用於兒童。馬主任指出,兒童的器官較稚嫩、易損傷、藥物代謝機能低下,有些抗生素雖有抑制細菌的作用,但兒童根本不適宜服用含有這些成分的大眾藥品,超量或過長時間給孩子用一些成人所用的氨基糖甙類藥物和解熱鎮痛藥,可導致兒童聽力、注意力和生長受影響。

  劑型數量少 只因商家利潤低

  正因為大眾用藥含有兒童不宜的成分,家長更趨向於使用‘兒童劑型’的藥物,但當下藥品市場中的兒童劑型數量偏少、可選擇范圍小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此,馬主任指出,之所以少是因為兒童藥劑的開發時間長,工藝復雜,研發的成本相對較高。同時兒童藥劑對於口感的要求很大,加大了不少成本,但出廠後又沒有適合大眾服用的藥好銷。利潤低,局限於兒童,導致很多企業不願意生產兒童用藥,市面上能看到的也僅有“好娃娃”“葵花小兒系列”等少數品牌。

  選藥用藥是科學 應當首選專用藥

  大眾藥品“兒童酌量”問題多,兒童專用劑型品種又很少。對此馬恆灏主任表示,雖然可選擇范圍很小,但不是沒有選擇,一般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都是有兒童專用的劑型或者替代藥的。在兒童疾病用藥選擇時,應當首選兒童專用劑型,如果沒有專供兒童的劑型,也最好選擇用於兒童的可替代藥。只有實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再酌情選用適合各類人群的大眾用藥。馬主任同時指出,兒童用藥是一門精細的科學,選擇和使用應該有醫師、藥師的正確指導,才能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同時減少和避免不良反應。

  小編篇後語:面對兒童藥劑的可選擇范圍小的現實,我們一面激憤那些藥企們“唯利是圖”的同時,還得要學會如何科學安全的選藥用藥。正如馬主任所說,選擇少並不是沒有選擇。兒童用藥是一門精細的科學,要根據醫囑選擇和使用,盡量去避免大眾藥品的“兒童酌量”問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孤獨症應該如何治療?

(一)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狀使用的藥物有抗精神病藥中樞神經興奮劑抗組織胺類藥杭抑郁制劑理鹽和維生素等療效均無定論  (二)行為治療  治療重點應放在促進孤獨症

嬰兒輔食添加是關鍵 別把寶寶慣出飲食病

邊吃邊玩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愛吃飯,就采取了講故事、做游戲邊吃邊玩的方式。結果適得其反,不但進一步分散了小兒進餐注意力,還易發生嗆食等意外。  不妨嘗試一下鼓勵法: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就不理他,但當他又拿起勺子好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