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旅行,為了預防暈車,有些父母會到藥店買暈車藥給寶寶服用,讓寶寶免受暈車之苦。但是專家特意強調,1歲以內的小寶寶,絕對不建議口服暈車藥,即便是超過1歲的寶寶,也務必要注意合理用藥,如果一定要用藥,最好服用小兒科專業醫師針對您家寶寶所開出的藥物。
4歲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處在發育階段,4歲後不斷趨於完善,16歲時才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暈車症狀比大人重,也更普遍。專家認為,孩子本身的內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胃腸不適、頭痛感冒等,都易誘發暈動症。如果車輛顛簸得厲害,就有可能導致寶寶前庭器官興奮性提高,引起暈車。所以,帶寶寶乘車外出,需要做一些預防暈車的准備。孩子暈車,大一點的孩子會訴說不舒服,靜靜地蜷縮在一旁,眼睛緊閉,雙手緊抓座椅,並有惡心、嘔吐、煩躁症狀。嬰幼兒不會說話,他們只能通過手舞足蹈、哭鬧、煩躁不安、出汗、嘔吐、面色蒼白、抓緊父母不松手等異常舉動來表示,此時應該想到是暈車了。這些症狀一般下車後會有好轉。
專家建議家長,乘車前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他餓著肚子,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另外,上車前在孩子肚臍處貼片生姜,可緩解暈車症狀;帶孩子乘車應盡量選擇顛簸較輕的位置,以減輕震動,並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
![]() |
小學階段獨生子女焦慮傾向的調查研究
一、引言 焦慮是一種預料到威脅性刺激而又無力去應付的痛苦反應,是一種負性情緒狀態。任何對人身心構成威脅的情境,如疾病、對個人自尊心的挫傷、超過個人能力限度的學習和工作上的壓力、個人交往中的矛盾沖突、生活中的壓 |
![]() |
逗孩子的壞動作,你中招了嗎?
逗寶寶禁用動作:捏鼻子 禁用緣由:因為寶寶的皮膚非常稚嫩,免疫力較弱,被大人們捏了鼻子之後,較容易造成紅腫,更嚴重的會患上濕疹或其他接觸性皮炎。而且寶寶的鼻腔粘膜較嫩、血管豐富,捏鼻子會使他們的鼻粘膜和血管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