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臨的時候,“沉寂”了一冬的小朋友們似乎一下子都“冒”了出來,小區中心綠地裡到處都是家長帶出來曬太陽的大大小小的小朋友。可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陽光越來越烈,很多家長又計劃著將寶寶“藏”起來。那麼,我們究竟要不要給寶寶曬太陽?該怎樣正確地給寶寶曬太陽呢?
陽台上曬太陽要開窗
那麼寶寶曬太陽要怎麼曬才科學呢?專家建議寶寶從滿月後開始,就可以曬太陽了。剛剛開始的時候不能曬得太多,每次曬個幾分鐘就可以了,以後逐漸增加到十幾分鐘,再逐漸增加到一天曬1-2個小時。
曬太陽還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盡量讓寶寶暴露皮膚,不要讓陽光直射寶寶的眼睛,特別是比較小的嬰兒,可以讓他(她)的後腦勺、小屁股、小手手裸露在陽光下。有的家長喜歡在陽台上抱著寶寶曬太陽,那要記得一定要打開玻璃窗,因為隔著玻璃窗會影響紫外線的照射,就失去了曬太陽的意義了。
在戶外曬太陽的話,千萬記住要遠離馬路和空氣中煙塵污染嚴重的地方,因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寶寶曬太陽的效果,同時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不能貪曬,小心“光老化”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冬天和初春的時候,好容易碰到太陽特別好的天氣,家長們喜歡帶著寶寶“貪婪”地曬太陽,一曬就是好幾個小時;有的家長知道曬太陽的重要性,即使是大夏天,也一定要讓寶寶“曬一曬”,其實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寶寶曬太陽一定要適度,不然反而會適得其反。
專家提醒,過度的陽光照射會讓寶寶的皮膚面臨“光老化”的問題,對寶寶幼嫩的皮膚造成傷害。有些家長“貪曬”往往會造成寶寶皮膚的急性損傷,如出現發紅、蛻皮、起泡等,這些都是曬傷的症狀。出現急性損傷,家長們第一時間就能發現,會及時干預補救。但是比較容易疏忽的慢性損傷卻不是那麼容易被發現了,慢性損傷會造成寶寶皮膚色素沉著、皮膚彈性差、出現褶皺等,慢性的皮膚損傷可能很長時間內都無法恢復。因此,寶寶曬太陽一定要控制好時間,不要貪曬。
曬完太陽不要馬上洗澡
很多家長喜歡在寶寶曬好太陽後,回到家就立刻趁熱給寶寶洗澡,因為她們覺得熱烘烘地給寶寶洗澡比較舒服,而且不容易感冒。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專家提醒,曬完太陽的寶寶不能馬上洗澡,因為給寶寶曬太陽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皮下維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從而促進鈣的吸收,有利於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但是馬上洗澡的話就會將人體皮膚中合成的活性維生素D洗去,反而降低日曬效果。
此外,不要給空腹的寶寶曬太陽,也不要一吃完飯馬上就出去曬,最好在飯後一小時再曬比較好。專家解釋說,不能太餓和太飽曬太陽的道理是跟不能太餓和太飽運動是相通的,因為寶寶出門曬太陽也是種運動,特別是大一點的寶寶,在外曬太陽的過程也往往是一個戶外活動的過程,空肚子或者剛剛吃好飯就出門活動對寶寶是不好的。
相關閱讀:春季曬太陽寶寶不宜空腹
小孩多曬曬太陽可防磨牙?
寶寶曬太陽的6個注意事項
關於寶寶曬太陽的8大疑問
兒童多曬太陽對口腔好處多
曬曬太陽遠離佝偻病
准媽媽須曬曬太陽
帶嬰兒曬太陽的講究
![]() |
卡通蛋糕內藏鐵絲造型,似被2歲女童吃進肚
“蛋糕上面的小動物耳朵和身體連接竟用鐵絲,害我外孫女連夜上醫院照X光,被她吞下去的鐵絲現在還沒找到。”市民虞女士報料稱,兩歲多的外孫女近日吃買回來的蛋糕時,將蛋糕中暗藏的定型鐵絲吃下。 |
![]() |
有異物進入寶寶外耳道如何處理?
兒童耳道比較狹窄,較大的昆蟲要出來也轉不開身。昆蟲的刺激可損傷外耳道和鼓膜,產生難以忍受的噪音和耳疼,不會說話的小兒可表現出煩躁、哭鬧、抓耳等異常現象。 發現外耳道異物,最好到醫院找醫生取出,自己不要亂動。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