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從不吃粗糧?提升寶寶免疫力的8個誤區

從不吃粗糧?提升寶寶免疫力的8個誤區

  免疫系統如同保衛身體的戰士,隨時准備和侵入人體的細菌作戰。免疫力的好壞,決定著寶寶的健康狀況。

  提升免疫力8個誤區

  如何提高免疫力,成為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一聽說有能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就不計代價、不顧後果地給寶寶用,結果走入了很多誤區。

  誤區1:只吃細糧,不吃粗糧

  作為營養素的主要物質蛋白質倘若攝取不足,免疫機能就會下降。對於補充蛋白質,人們總覺得給寶寶吃得越精細越好。其實不然,粗糧可提供細糧所缺乏的營養成分,達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目的。

  溫馨提示:寶寶1歲之後,吃固體食物是最合適的選擇。

  誤區2:不允許寶寶生小病

  天氣一冷,媽媽怕寶寶著涼,就不讓寶寶出門。這麼一來,寶寶的呼吸道長期得不到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鍛煉,更容易感染疾病。

  不得病的寶寶永遠沒有免疫力。對於一些小病,媽媽只需要認真對待,密切觀察,不必驚慌。很多研究證實,寶寶經常患一些小病,有助於免疫力的提高,對預防嚴重的疾病很有好處。

  溫馨提示

  1.別輕易認為身體常生病的寶寶就是抵抗力差。很多常生病的寶寶會在4歲後患病次數逐漸減少,所以並不見得是抵抗力差。

  2. 想寶寶少生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日常戶外運動和身體鍛煉,逐漸提高寶寶的體質和免疫機能,增強自身抗擊病毒細菌感染的能力。

  誤區3:過於干淨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干淨,寶寶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會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給寶寶創造的環境不是不讓他接觸細菌,而是要控制接觸細菌的濃度。平時要保持的是空氣清潔,而不是無菌。寶寶少量地、經常地接觸細菌,對增強免疫力非常有利。

  溫馨提示:平時只要使用一般的肥皂和水就能達到清潔目的,不需要用消毒劑消毒,也不要每天都使用。

  誤區4:重視室活動,忽略戶外活動

  如果擔心天氣變化、外面空氣污濁、溫度下降、易造成寶寶生病,所以就門窗緊閉,這樣做是完全不對的。

  從病菌、灰塵種類或總量來說,屋裡一定比外面少,但從某一種細菌或病毒的濃度來說,屋裡比外面多。病毒和細菌達到一定濃度才能致病,而密閉的環境有利於細菌和病毒的繁殖,通風的房間細菌濃度明顯降低。

  每天帶寶寶到戶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有利於免疫系統正常工作。尤其是新生兒,每天的日曬可以有效防止佝偻病和尿布疹的發生。

  溫馨提示:定時打開門窗換氣,保證寶寶的房間空氣流通。每天至少換氣兩次,時間選擇在上午9~11點和下午3~5點空氣污染低的時段,每次不少於45分鐘。

  誤區5:提高免疫靠藥物

  除了接種疫苗外,其他藥物和免疫調節劑具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其中所含的抗體,並不是針對某一種特定細菌或病毒的特異性抗病物質,因此不是萬能的預防藥。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丙種球蛋白。長期反復使用,會抑制自身合成丙種球蛋白的能力,降低抗病力,還有可能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甚或肝炎、艾滋病等。一般來說,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寶寶是不需要的,若出現了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可以酌情選用。

  溫馨提示:在為寶寶選擇免疫調節制劑之前,最好到醫院進行免疫功能測試,切忌盲目使用,否則不僅無助於增強寶寶的抗病力,反倒可能招災惹禍。

  誤區6:動不動就用抗生素

  感染不是很嚴重時盡量不要用抗生素,最好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濫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性,也會引發其他疾病。

  誤區7:輕睡眠重玩耍

  寶寶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玩耍成了生活的主導。為了寶寶不哭鬧,為了減少自己看護的疲勞,大多數媽媽就依著寶寶想玩就玩,結果導致寶寶睡眠不足。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體迅速恢復,尤其在寶寶疲勞和疾病前後,休息和放松更不容忽視。

  溫馨提示:每天應保證新生兒睡16~20小時,6~12個月的嬰兒每天睡14~15小時。

  誤區8:少喝水多污染

  外出時媽媽圖方便不給寶寶帶水,也不注意周圍環境的污染情況,結果給寶寶帶來傷害。

  外出最好給寶寶背著水壺,隨時可以喝水。多喝水能保持黏膜濕潤,是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生活中也要注意周圍及室內的污染情況,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綠地等地方做戶外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相關閱讀:教你辨別“免疫力”傳說的真偽

  中醫四招幫兒童春季升級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何能抗各病擾?

  簡便小測試:你的寶貝免疫力夠強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治療 識別第一步

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喉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喉以上部位的感染。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每年都會有4~6次這樣的感染。只要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5℃,就不需要作什麼特殊的處理,注意休息,多喂水,咳嗽

一歲前寶寶接種疫苗後的反應及護理方法

寶寶還沒有出一歲,顯得那麼可愛乖巧,但是記得,為了孩子以後的健康,家長也要根據國家的規定,去給孩子打一些疫苗的。只是因為孩子的體質不一樣,免疫力不一樣,可能在打了疫苗後,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做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