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一直被認為是嬰兒最全面的營養來源,但兒童保健專家提醒,純母乳喂養易造成寶寶缺鐵鋅,建議4個月以上的寶寶添加些魚泥,避免營養不均。
母乳含鐵量很低,100g母乳含鐵量一般只有0.5mg,而母乳裡的鋅元素寶寶也不易吸收,因此嬰兒最容易缺的微量元素便是鐵和鋅,缺鐵可發生缺鐵性貧血,缺鋅可造成嬰兒智力發展緩慢。
對於4個月以上,可以添加輔食的嬰兒,媽媽們除了喂母乳之外,應該每天給孩子吃點魚泥、蛋黃,補充鐵鋅,讓營養搭配更均衡;早產兒應於2個月齡就開始補鐵,同時吃點果蔬汁補充維生素E、C。媽媽們吃點含鐵多的食物對寶寶更有益,如蛋黃、肝、雞鴨血、豬肉等。6個月以上的寶寶,除母乳喂養外還可以加點瘦肉末,補充富含鐵的動物性蛋白。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吃點富含鐵鋅元素的配方奶粉。
具體參考如下:
0~3個月
純母乳喂養,按需哺乳;人工喂養者喂魚肝油,以補充維生素A、B、C、D和鐵、鈣、磷等;
4~5個月
應補充蛋黃、菜泥、魚泥;米糊、奶糕、稀粥等以補充熱能,鍛煉小兒從流質過渡到半流質食物;
6~7個月
喂些餅干、雞蛋、菜末、魚泥等;
8~10個月
豆腐、稀飯、肝泥、瘦肉末(也可做成小丸子、小馄饨)、水果汁或碎菜葉等,以補充足夠的熱量、蛋白質類等;
11~12個月
喂些軟飯、餅干、多種蔬菜,盡量讓食物多樣化,保證營養均衡;
1歲後
應以飯食為主,軟飯、掛面、帶餡食品、碎肉等,逐步斷奶。
小編提醒: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兒科知識
![]() |
小孩高燒不退的救護措施
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一天當中是相對穩定的,早上溫度稍低,下午偏高,相差不超過1℃。口腔溫度保持在37℃左右,肛溫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溫比口腔溫度低0.2~0.4℃。 一般小孩體溫波動於38℃左右即 |
![]() |
小兒急性腸炎如何治療?
中醫推薦三個偏方治療急性腸炎 1、龍眼核治急性胃腸炎 材料:龍眼核(即桂圓核適量)。 做法:將龍眼核焙干研成細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開水送服。 功效:補脾和胃。治急性胃腸炎 2、棗樹皮紅糖湯治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