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家長比誰都急,往往會在短時期內輾轉多家醫院,選用多種藥品。專家提醒:每種治療效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家長這種跑醫院、打游擊似的就醫方式,到頭來傷害的還是寶寶。
用貴藥、多用藥是年輕父母普遍存在的問題。上海市一項調查顯示,上海市在園幼兒一個月最多用藥16種,一學年的最高單人用藥紀錄竟達32次。80.1%的幼兒服用過各類藥物,一年人均用藥8.44種。
用藥的同時別忘飲食調養
豆豆上周又患上感冒,據豆豆媽介紹,孩子每回感冒都要遷延好長時間,找中醫看西醫,多貴的藥都用了,可感冒也不見好轉。豆豆媽還說,家裡藥箱的小兒感冒藥堆成了山。
臨床中類似豆豆媽的家長不在少數,孩子一有丁點不適,家長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帶著孩子到醫院,治療1天效果不明顯,又忙著找另一家醫院。
據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趙坤教授介紹,對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要想對治療效果進行准確評價,一般需要24~48小時,過度頻繁地換醫院、換治療方式,不利於疾病的系統治療。以現在的醫療條件,一旦弄清患兒是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在大部分正規醫院都能收到較好效果,家長此時需要的就是耐心。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教授栾斌說,許多家長過分依賴藥物,卻忽略了孩子的飲食營養和身體鍛煉。殊不知,小兒在患病期間更應注意飲食調養,要清淡易消化,忌諱大魚大肉等高蛋白飲食,否則雖經藥物干預,病情仍易反復或加重。
38.5℃以上再用退燒藥
很多家長將發熱看得過於嚴重,孩子一發熱,便隨意給其服用退燒藥。實際上,發熱只是一些疾病的表象,退熱劑一般只能起到降溫和緩解頭痛及骨關節、肌肉痛的作用,通常嬰幼兒體溫在38.5℃以上時應用,年長兒體溫晨38℃以上時應用。過多服用容易引起白細胞降低、胃黏膜受損及肝功能異常。
在偏遠的農村,一些基層醫生有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來治療高熱病人的習慣,因為激素藥物對任何高熱病人都有效,且效果快。但趙坤教授說,對於普通感冒、發熱的病人,原則上不應使用激素,因為激素不但可以影響人的免疫功能,還會掩蓋某些疾病的本來面目,更不利於診斷和治療。
![]() |
小兒肺炎的形成病因是什麼呢
小兒肺炎的治療我們必須通過病因針對性下藥。那麼,導致小兒肺炎出現的病因有哪些呢? 小兒肺炎形成的常見誘因 1、通過羊水感染:羊膜早破24小時以上或羊膜絨毛膜炎時,小兒肺炎的病因是產道內細菌如大腸桿菌、克雷白 |
![]() |
警惕食品中的“反營養物質”
什麼是“抗營養物質” 一些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健康書籍,常有這樣一個詞:“反營養物質”。這是一個新概念,是說加工食物中加入的一些物質,如果這些物質的攝入量高,不僅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