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擦傷 擦傷是指寶寶摔倒擦破的傷口,僅僅是表皮受傷,所以傷勢比較輕微,在家治療就可以了。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油、酒精(紅藥水)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後用干淨消毒紗布包扎好。如果家裡沒有碘酒、酒精,可用干淨的水清洗傷口,然後塗上
一、小創傷 1.皮下血腫,但皮膚表面沒有破。 (1)早期可冷敷:用毛巾包住冰袋或其他冷凍物品敷在血腫部位,以減少皮下出血。 (2)待腫脹消退,皮下出現瘀斑(約24至48小時後),可改用熱敷,以促進血腫的吸收。 2.擦傷 (1)將紗
在颌面部的外傷中,由於前牙位置軟突出,前牙的外傷最常見。如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可導致颌骨發育異常,牙齒錯位,牙髓組織壞死等。因此,必須根據患兒的年齡,乳牙替換的時間和恆牙發育狀況等因素,應給予不同的處理。 ·牙挫傷 表現
張女士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小雨今年6歲,在幼兒園讀大班。寒假期間,張女士照看兩個孩子實在忙不過來。昨天上午,正當張女士在衛生間洗衣服時,突然從客廳傳來兩個孩子的哭喊聲。聽到哭聲後她趕緊沖出來,發現桌上的保溫瓶被打翻了,大兒子手背被燙得紅腫,3
【預防功課】 電插頭、洗澡水都有危險 冬天,家長在給小孩子洗澡的時候,有時會先加熱水再加冷水,這是非常危險的。家長可能還沒來得及放涼水,孩子就已經扎進澡盆或一屁股坐在洗澡盆裡造成燙傷,這樣的案例是屢見不鮮。易先鋒提醒家長們,小孩子洗澡的
小兒發生觸電時,首先應迅速使他脫離電源,用干木棍將電線撥開,或用干木棍將孩子撥開。如果直接拉開小兒時,搶救者必須站在干紙堆或木板上,拉住小兒的干衣角,將他拖開。 如果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觸電的時間也短,脫離電源以後孩子只感到心慌、頭暈、四
隨著年齡的增大,兒童活動范圍增多,意外場所呈多樣化的趨勢,托幼機構、學校及其周圍、路途及戶外娛樂、游樂場所也常有兒童意外事故發生。學齡兒童意外傷害的場所由家庭轉為主要發生在家庭外的各種場所。 意外事故的性質是隨發生的場所不同而有所側重。家
兒童意外傷害按其輕重可分為以下三類: 1.迅速危及生命的如淹溺、觸電、雷擊、外傷大出血、氣管異物、車禍和中毒等。 這一類事故必須在現場爭分奪秒進行搶救,防止可以避免的死亡。 2.另一類意外傷害雖不會頃刻致命,但也十分嚴重如各種燒燙傷、
1人為什麼會觸電? 人的身體碰到帶電物體絕緣不良地方或光身導線上,電流通過人身體流向大地或通過心髒形成回路,人就觸電。 2人觸電應迅速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1電源開關在近處應拉開開關或拔脫插頭。 2.2如果電源開關離觸電者地點遠,
日前,一個頭部跌傷的嬰兒緊急從廣東省惠州市人民醫院轉到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病房。原來,寶寶的父親在倒車時,撞了一下抱著孩子的母親的一只手,母親被撞擊後,失手將寶寶跌落在地,頭部著地受傷。幸好送院及時,經CT檢查發現,寶寶顱內出血,
為什麼孩子容易被異物卡喉? 小孩子,尤其是2歲以下的孩子,通常大牙尚未發育完全,咀嚼功能有限,有些孩子會厭活動能力較弱,這些都是可能導致食物卡喉意外發生的因素。 另外,有些媽媽為了哄孩子吃飯一邊追著小孩子滿屋子跑一邊趁孩子高興了趕緊喂幾
Point1觀察有無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可輕輕敲打其腳掌,1歲以上則可搖動他的肩膀來確認意識,如果是在沒意識的狀態下,喉嚨肌肉會松弛,舌頭會往後倒,很有可能會阻塞呼吸道。 Point2確認呼吸與脈搏 抬起寶寶下巴打開氣道,觀察寶寶胸
你認為寶寶的安全保護已經是十全十美了嗎?其實一點小意外都很容易使寶寶發生“流血事件”呢!所以家長學會一些家居急救法是非常必要的哦,家長們趕緊跟小編一起學習這3大急救的“看家本領”吧。 1、燒
曉軒被緊急送到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兒童醫院院區救治。該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鐘建文說,曉軒到醫院時已經是深度昏迷,幾乎測不到血氧,經手術探查,醫生終於在其雙側支氣管分別取出一粒黃豆大小的紅薯塊。小軒的血氧和心率這才回復正常。 “在
上海兩月齡寶寶浴缸游泳窒息,業內人士質疑脖圈的安全性,另外,嬰幼兒在家游泳必須注意浴缸衛生、水溫和大人看護這三項“硬指標”,還要始終注意孩子表情變化。 注意游泳館資質 嬰幼兒怎麼游泳才安全健康?一般來說,在正規醫
出現燙傷,立即用冷水沖洗 隨著中小學校期末考試的結束,學生們自由活動的時間也多了,兒童意外傷害高峰也將隨之而來。昨天,在省人民醫院就有兩個小學生“掛彩”。醫生提醒,交通意外、溺水、吞異物、燙燒傷等,是小孩在暑期最易
家長首先要盡早發現孩子吃錯藥的反常行為,如孩子誤服安眠藥或含有鎮靜劑的降壓藥,會表現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一旦發現此類異常,要馬上檢查大人用的藥物是否被孩子動過。其次,家長要盡快弄清孩子誤服了什麼藥物,服藥時間大約有多久和誤服的劑量有多少,
寶寶發生窒息時,要按照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如果是在喂奶、喂藥、溢乳誤吸時,寶寶突然出現嗆咳、氣急、面色青紫、煩躁不安等情況時,應立即把寶寶倒提起來,輕拍背部,使其嘔吐、咳嗽,將氣管內異物排出。 若是寶寶睡覺時被被子蒙住,或襁褓包得太緊發生窒
噎食是指在進食時食物突然堵塞食道或氣管而出現的相應症狀,包括突然出現的吞咽困難、劇烈咳嗽或呼吸困難。小孩的喉嚨、食道都比較窄小,在進食時經常會發生噎食的情況,嚴重者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 一般情況下,孩子噎食出現的特征有:進食時突然不能說話
小兒燙傷夏日屢見不鮮家長應該提高警惕 燒傷是小兒常見的意外損傷,最常見的是“熱力燒傷”,即超過60℃物質造成以皮膚受傷為主的損傷。 夏季是小兒燙傷的高發季節,1.5歲至5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危險缺乏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