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持續的低溫,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燙傷病人明顯增多。而一些自認燙傷不嚴重的患者更是沒有及時就醫,采用民間偏方治療,導致燙傷惡化。
專家提醒,目前在很多市民中流傳的燙傷偏方都是錯誤的,燙傷後除了要及時對創面進行科學處理外,還應該盡快就醫。
小寶寶口腔燙傷,偏方無效
前天,兩歲的小龍龍因為口渴,端起奶奶倒在保溫杯裡的開水就喝,由於水杯保溫性好,從外面根本無法感覺水溫,龍龍的口腔被燙傷了。
燙傷後,奶奶並沒有及時將龍龍送往醫院,而是按照聽來的老偏方,在龍龍嘴裡抹了一些牙膏,還讓龍龍喝了點醬油。
晚上,龍龍媽媽下班後,得知情況,急忙帶龍龍去了醫院。“現在龍龍滿嘴都是疱,嗓子都說不出話了。醫生說,如果早些采取治療措施,後果不會這麼嚴重。”龍龍媽媽說。
專家:冬季燙傷十分常見
“天冷時,因不當使用保暖用具或近距離接觸熱源導致燙傷的情況很多。”醫院皮膚科王醫生說,冬季是很容易發生燙傷的季節,小兒、老年人以及糖尿病、長期臥床等病人,往往對熱源感知不敏感,加上警惕性不高,因此,用火爐、電暖器等取暖時最易被燙傷。
王醫生表示,特別是一些患有糖尿病、脈管炎或中風後遺症的老人,神經功能受損後感覺較遲鈍,對溫度變化和痛覺不敏感,以致燙傷了還察覺不到,日常生活中更應注意對這類人群的照顧。
提醒:燙傷後不要輕信偏方
不少人在燙傷後,都采用在創傷面上抹牙膏、醬油、食醋、米酒加黃糖、蛋清、蘆荟汁等偏方進行治療,王曉麗介紹,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這會給醫生判斷創面情況帶來困難,而且會加重創面感染的可能,甚至留下疤痕。
“發生燙傷後,如果燙傷范圍很小,只是皮膚稍微有點發紅,可抹點酒精,包上消毒紗布,用繃帶纏好。如果燙傷部位已經起疱或是脫皮,應立刻去外科診治,不要自行挑破燙起的水疱。”王醫生提醒說。
醫院皮膚科吳醫生建議輕微燙傷後,可以立即采取“冷療”,即將被燙傷的肢體放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沖洗或放在大盆中浸泡以便降低局部溫度,減輕創面疼痛,阻止熱力的繼續損害並減少水腫。“冷療持續的時間以停止冷療後創面不再有劇痛為准,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若傷勢嚴重,應盡快到醫院治療。”吳醫生說。
![]() |
小心睡!!孕媽媽睡姿也能影響寶寶
孕婦的正確睡姿 妊娠早期(1—3個月),胎兒在子宮內發育仍居在母體盆腔內,外力直接壓迫或自身壓迫都不會很重,因此孕婦的睡眠姿勢可隨意,主要是采取舒適的體位,如仰臥位、側臥位均可。如趴著睡覺,或摟著 |
![]() |
如何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該疾病在生活中多見,同時它容易反復發作。它具有典型表現病症,因此診斷並不困難。當症狀表現不典型時,關鍵在於觀察高眼壓下的前房角狀態。當眼壓升高時房角變窄,周邊虹膜前粘連在各象限程度不一致,甚至在部分房角依然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