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換季的時候很多家長發現寶寶腹瀉的情況多起來,而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小兒腹瀉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
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對於小兒腹瀉,我們如何才能預防及護理呢?
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
1、母乳喂養可防腹瀉
尤以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 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 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
3、及時補液防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 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於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於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 後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於500毫升;大於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於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 現脫水症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 |
如何治療秋季寶寶拉肚子
寶寶感染期間會出現嚴重的急性拉肚子症狀 ,大便呈現蛋花湯樣 ,每天幾次到 1 0余次 ,並伴有發燒、嘔吐、腹脹、腸鳴等臨床症狀 ,可持續 1周左右。如果不及時治療 ,容易使受感染寶寶嚴重脫水 ,並容易 |
![]() |
小兒感冒媽媽們的退燒經驗
冬季天氣寒冷小兒感冒發燒是常事,為了盡快幫助寶寶退燒,除了上醫院以外,媽媽們可以在家采取一些簡單的措施幫寶寶退燒。以下介紹一些媽媽們給寶寶退燒的成功經驗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熱捂囟門法 河北玲玲媽:我通常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