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分類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分類

  嬰幼兒腹瀉是多種病因引起的腹瀉綜合征。隨著醫學科學檢測手段的進展,引起腹瀉的病原逐漸被認識,而在過去的年代裡曾出現過不同的診斷名稱,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嬰兒腹瀉和小兒腸炎等。為了便於防治、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進行,1982年全國小兒腹瀉協作組會議提出將腹瀉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除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亂和鼠傷寒的原有固定診斷名稱繼續延用外,其他細菌性如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等,病毒性如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寄生蟲、真菌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性腹瀉,一律稱為小兒腸炎。對病原明確者要加以說明,如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腸炎稱為輪狀病毒腸炎,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稱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分類

  腹瀉病因分類

  1腸道內感染:

  (1)病毒性: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諾沃克病毒等。

  (2)細菌性:產毒素性細菌:產毒素性大腸桿菌、霍亂弧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等。

  侵襲性細菌:痢疾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耶耳森腸炎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3)寄生蟲性:腸梨形鞭毛蟲、溶組織阿米巴、蛲蟲、鉤蟲等。

  (4)真菌性:白色念珠菌等。

  2腸道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腎盂腎炎、皮膚感染、敗血症等。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分類

  3非感染性腹瀉:喂養、護理不當,氣候驟變,食物過敏,藥物副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不痛苦的斷奶方法真的有嗎?

合適的離乳時機  嬰兒於出生後一小時內開始接受母乳喂養,並在六個月內接受純母乳喂養。  之後,在持續接受母乳喂養的同時及時加入充足、安全和合理的補充食品喂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從寶寶喝第一口奶開始時,媽媽就應

小兒突然出現臍周疼痛的緊急處理方法

如果小孩常突發臍周疼痛,家長可先做一下簡單檢查:先輕輕按壓孩子的腹部,如無明顯壓痛。肚子很軟,且孩子喜歡按摩痛處,也無發熱及腹瀉,經幾分鐘至半小時後腹痛能自行緩解;則該小兒可能得了腸道寄生蟲病,多見為蛔蟲症。對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