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腹瀉稱為洩瀉,是以脾胃功能失調,引起大便稀薄或如水樣,便次增多為其主要的病症。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如下:
(1)內傷飲食
小兒處於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階段,需要充足的營養來滿足機體的需要。小兒脾胃功能虛弱,神經系統對胃腸道的調節也較差。許多母親盼望小兒成長心切,對孩子的飲食不加節制,肆食生冷、油膩飲食,給胃腸道造成很大的負擔。這樣,不僅不能把多吃進的食物消化吸收,相反,卻損傷了脾胃,正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脾傷則不能運化,胃傷則不能消磨水谷,從而混雜而下,並走大腸而發生洩瀉。過早給小兒添加粗糙食品,或油脂類、生冷類飲食,都可造成脾胃內傷,而致腹瀉。
(2)感受外邪
指感受“風、寒、暑、濕、燥、火”之邪而引起脾胃功能紊亂形成的洩瀉。古人有“無濕不成瀉,濕多或重瀉”之說。因脾喜燥而惡濕,濕邪最易損傷脾陽,使脾失健運,水濕相雜而走大腸,成為洩瀉。
氣候與洩瀉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炎熱的夏季,小兒出汗多,體內水分減少,體內廢物排洩不暢快,這些廢物刺激腸胃而形成洩瀉。另外,小兒喂養時的奶嘴、奶瓶等器具消毒不夠,最容易發生洩瀉。
(3)脾胃虛弱
小兒脾胃本身就虛弱,或先天禀賦不足,但多數是由於後天失養導致的。小兒暴飲暴食、生冷無度,損傷了脾胃。脾的功能是運化轉輸飲食中的營養物質,胃的功能是容納消化吃進去的食物。脾胃功能失調,則喝進的水停留於脾胃而成了濕邪,吃進的食物積於脾胃而成了積滯,並走於大腸而致洩瀉。久洩可以加重脾胃虛弱,不能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全身,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4)脾腎陽虛
此證比脾胃虛弱病情更重,屬於寒瀉。一般多因小兒先天不足,或治療疾病時過服苦寒攻伐之藥,或大病之後調養不當,或久洩不止,損傷了脾腎之陽而形成。
此外,由於小兒存在髒腑嬌嫩、病情多變之特點,洩瀉日久損傷氣液,常會發生“傷陰”“傷陽”之變證。
![]() |
誤吞水銀要怎麼辦如何急救?
一個年僅3歲、可愛的小姑娘一不小心誤吞了體溫計中“含有劇毒”的水銀,這可嚇壞了她的父母家人。 水銀含有劇毒,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但據報道,月月吞食水銀後,既沒有嘔吐、發燒等中毒反應,也 |
![]() |
常見的自閉症的誘因有哪些呢?
自閉症的誘因主要有: (1)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傷而導致自閉症。 (2)新陳代謝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