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小兒腹瀉臨床症狀 >> 小兒長期腹瀉致缺鐵性貧血

小兒長期腹瀉致缺鐵性貧血

  【病例】

  長期腹瀉易致貧血

  1歲的小強出生後胃腸一直不好,長期腹瀉,體弱,臉色蒼白,哭鬧都有氣無力的,近半月來患支氣管肺炎。家長帶其就診,查血象為Hb50g/L,RBC 2 ×10的12次方個/L。診斷為營養型缺鐵性貧血,按每次7ml/kg的量輸新鮮血。經治療後症狀有所好轉。

  【醫生解析】

  什麼原因導致缺鐵性貧血?

  在生長發育最旺盛的嬰兒時期,如果體內儲存的鐵被用盡而飲食中鐵的含量不夠,消化道對鐵的吸收不足補充血容量和紅細胞的增加,即可發生貧血。其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初生時機體鐵的含量與貧血的關系。

  正常新生兒血容量約為85ml/kg,血紅蛋白約190g/L。新生兒期體內總鐵量的75%以上在血紅蛋白中,約15%~20%儲存在網狀內皮系統,合成肌紅蛋白的量很少。酶中的鐵不過數豪克。因此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主要取決於血容量和血紅蛋白的濃度。血容量與體重成正比。倒舉一個3.3kg的新生兒與一個1.5kg的早產嬰比較,其體內總鐵量相差120mg。

  正常新生兒其體內鐵的含量約70mg/dl,早產兒及出生低體重兒體內的鐵量與其體重成正比。生後生理性溶血所放出的鐵儲存在網狀內皮細胞,加上儲存鐵足夠生後體重增長1倍的應用。故出生體重越低,體內鐵的總量越少,發生貧血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胎兒經胎盤輸血給母體,或雙胎中的一胎兒輸血給另一胎兒,以及分娩中胎盤血管破裂和膽帶結扎等情況(臍帶結扎延遲的,可使新生兒多得75ml血或40mg鐵),都可能影響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冬季小兒肺炎家庭該怎樣護理

小兒肺炎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數天後發病,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喘,體溫一般在38-39℃之間。患兒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睡眠不安、精神狀態差或煩鬧等症狀。身體弱的患兒可不發燒甚至體溫低於正常,但有咳嗽、嗆奶或奶汁從

敗血症是什麼 小兒得敗血症的原因

敗血症(septicemia),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也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  (一)發病原因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