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便秘 >> 關於便秘 >> 嬰兒腹瀉和便秘該怎麼護理

嬰兒腹瀉和便秘該怎麼護理

   天氣干燥,晝夜溫差較大,小寶寶容易出現腹瀉便秘症狀,這讓很多媽媽頭疼。其實,寶寶在出生3~5個月期間,出現所謂“消化不良”的症狀其實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

  在這段時間,嬰兒沒 有吃什麼不易消化的食物,這裡所說的“消化不良”,幾乎都是指嬰兒出現“稀便”的情況,大便裡帶有顆粒狀物,並混有黏液,大便由黃色變成綠色。由有形變成 水樣便,次數增多,如果去看醫生,會常常被診斷為“消化不良”,可是,僅僅以便的形態判斷嬰兒的消化是不准確的。我們在養育嬰兒時,最重要的是要看嬰兒的 狀態

  嬰兒的情緒與平時完全一樣,愛吃奶,不發熱,體重增長正常(每天平均增長 20克),這就說明“稀便”對嬰兒是無關緊要的。實際上,嬰兒常常在沒有任何明顯原因的情況下出現“稀便”。母乳分泌量突然增多,或牛奶過量,或果汁種類 改變等都經常導致大便次數增多、水分增加。如果考慮到這些原因,並能排除這些原因,因而就能很快恢復正常。

  嬰兒進入2個月後,出現的“稀便”,測量一下體重,如果原來每5天增加150克,而現在變為200克,說明是母乳增加引起的,這種情況,喂奶前可讓嬰兒先喝一些白開水,使嬰兒的喝奶量減少,這樣大便的次數也會隨之減少。

  “稀便”最麻煩的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痢疾桿菌或病原性大腸桿菌進入嬰兒喝的牛奶中,進而進入體內引起才腸炎而出現的“稀便”。如果是這種情況,嬰兒會有異常的變現,如發熱、不如以前愛吃奶、吐奶、笑容消失、體重驟減等症狀要即刻就醫,但是母乳喂養的寶寶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當母乳喂養的嬰兒2個月後出現便秘時,應考慮是母親缺乳造成的。量一下體重就會清楚,原來每5天增加150克,現在只增加100克,由此可斷定是母乳不 足,應添加牛奶。母乳喂養的嬰兒出現便秘也並不一定是缺乳造成,有時母乳很充足,但不知什麼原因嬰兒開始出現慣性便秘。出現這種情況是可試喂一些不同種類 的果汁,或適當增加果汁的量。

  如果3天只排便1次,而且嬰兒排便時非常費勁,憋得直哭,就應每隔1天灌腸1次。大便不是很硬,且每兩天能排便1次,排便時也比較輕松,就不用在意。大便即使達不到每天1次也沒關系。

  在不灌腸的情況下,如果1周或10天也不排1次便,就屬於病態,特別是腹部有異常、發育也不好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便秘危害不容忽視

糞便擦傷腸黏膜,引起小兒排便時肛門疼痛,可表現為糞便表面附少量血或黏液。  引起小兒肛裂、痔瘡、腸道菌群平衡被打亂,導致腸道的免疫力下降。  由於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長,有毒物質濃度增加,易引起過敏。  糞便久

枕頭也會對寶寶的健康帶來影響

枕頭對新寶寶健康的影響  許多初為人母(父)都給嬰兒墊一個小小的枕頭,其實這種作法往往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是不利的,因此給嬰兒選擇合適的枕頭尤為重要。  1歲以內,是小兒頭部發育最快,最重要時期,適宜的枕頭,有利於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