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便秘 >> 關於便秘 >> 中藥足療對小兒便秘的作用

中藥足療對小兒便秘的作用

  小兒便秘該怎麼辦才好?這是很多家長都想了解的,本文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怎麼治療小兒便秘。

  使用中藥大黃為主料,再配伍其他中藥,采用中藥外治療法可以有效改善小兒便秘,並且作用平穩,副作用少,使用方便。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澤民說,治療小兒便秘可以按摩足底湧泉穴,上述方法臨床上使用較少,但是患者可以嘗試。

  小兒便秘是指小兒大便干燥、堅硬、量少或排便困難而言,多由於攝入食物及水量不足,喂養不當,或突然改變飲食習慣等因素所致。王主任說,中醫認為,燥熱內結,腸胃積熱,或熱病傷陰,腸道津枯,或乳食積滯,結積中焦,或氣血不足,腸道失於濡潤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結,當以通腑瀉熱,潤腸通便為治。

  足療能增進腹肌運動和腸蠕動的功能,可增強便意,有利於排便。因此在臨床上經常按摩湧泉穴治療小兒便秘。而使用大黃等藥物敷在湧泉穴上治療也是一種外治的方法,患者可以嘗試,但是如果有不適的話,應及時停止。

  方一:大黃5~10克,研為細末,醋調為稀糊狀,置傷濕止痛膏中心,貼雙足心湧泉穴,10~15小時後取下,一般用藥一次即效。可清熱消積,導滯通便。

  方二:生大黃、焦山楂各等量。將二藥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方三:生大黃、雞內金各等量,擇淨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及肚臍孔處,包扎固定,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導滯,消積化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冬季保暖哪些食物吃不得呢?

食物一: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很多媽媽認為,冬天氣溫較低,寶寶們為了抵抗寒冷就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因此需多吃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其實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冬天寶寶們的運動量相對較小,如果一味地胡吃海塞的話,

孩子發燒時的解決方法

看到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發燒,發帖詢問。我看了,跟著著急。有時看到的時候已經隔天,就覺著沒幫上忙,而感到遺憾。我在這裡把馬老師的和我會的一些退燒方法一並寫出來,希望對愛心家長有用。  我孩子也是從小容易感冒,小嬰兒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