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便秘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急於求醫飛,家庭護理就好了,除非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才需就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嬰兒出現便秘如何有效緩解?以及在哪些情況下必須去看醫生。
案例:成成9個月大,最近大便狀況很不好,解大便的時候表情很痛苦,大便非常硬,而且要三四天左右才解一次。成成是不是便秘了?
醫生解析:
有的寶寶可能2—3天沒有排便也不便秘;有的寶寶可能經常排便仍然有排便困難。一般來說,懷疑便秘最好觀察下列征象:新生兒一天排便的次數少於1次;較大的寶寶,大便堅硬而成團,排便間隔3—4天。
專家支招:家庭護理很重要
吃母乳便秘的寶貝很少見,但仍有可能發生。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飲食不要太過油膩。
喂嬰幼配方奶粉的寶寶特別容易出現便秘,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緩解便秘。
4—6個月以上的寶寶應適當添加輔食。最好將青菜、菠菜、卷心菜等搗碎,放入粥中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因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等,可促進腸蠕動,利於通便。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排便間隔時間越長,便秘也就越嚴重。
專家提醒:出現以下症狀需立刻就醫
便秘伴有嘔吐,往往是腸道有梗阻的征兆;
新生兒總是出現便秘,且大便干硬,精神委靡,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大便中帶血。
附:醫生必問(請在就診前有所觀察和准備)
多長時間解一次大便?
便便的量多少?
顏色和形狀怎麼樣?
有沒有吃什麼藥物?
有否其他疾病?
![]() |
國家衛計委否認年內全面放開二孩 明年新政有望出台
國家衛計委否認年內全面放開二孩 專家稱全面放開越快越好 繼“單獨兩孩”政策全面落地一年多後,昨日,傳來了生育政策有望再度調整,年內出台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對此,昨日,國家衛計委相關負 |
![]() |
小兒腹瀉的自我診治
為您介紹幾種較多見的腹瀉病症的自我診治辦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應急自救。 (1)細菌性痢疾:起病急,會出現發燒、惡心、嘔吐症狀,有下墜感和裡急後重感,左下腹疼痛。糞便呈膿性或膿血樣、粘液狀。也有發高燒,不腹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