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是經常會見的一種疾病了,這就意味著孩子的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腸胃功能異常,所以便秘之後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影響和傷害,大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患上便秘後如何應對,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應對方法。
小寶寶出生後,媽咪應密切觀察排便情況,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無胎便排出或延遲排出,則表明腸道存在某種疾患,如先天性巨結腸、直腸肛門畸形、腸閉鎖、胎便性腸梗阻、胎糞堵塞綜合症,媽咪應該及早帶寶寶就醫,使寶寶得到及時的診治,以免影響體格和智力的發育。
對由於飲食不合理引起的便秘進行飲食矯正。為使人工喂養寶寶的大便變軟,可在飲食中添加西紅柿汁、橘子汁、菜汁等,或把嬰兒蜂蜜加在溫開水中,每天給寶寶喝60-90毫升,促進腸道增強蠕動;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酌情減少牛奶的量,增加離乳食品,如米粉、麥粉等。
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出現便秘,可增加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較大一些寶寶便秘時,可給吃一些粗谷類的食物或紅薯,還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多喝白開水,尤其在過多攝取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後,更要及時喝水及吃果蔬。少吃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巧克力、馬鈴薯、干酪等。
從寶寶3個月起,即開始訓練定時排便的習慣,1周歲後,可在每天早晨和飯後半小時讓寶寶坐便盆,不論有無便意也要在便盆上坐上10分鐘,一旦形成定時排便的時間,不要隨意變動。當寶寶出現便秘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重新訓練腸道排便的反應能力。方法為在早飯後給寶寶灌腸,然後立即坐在便盆上,即使寶寶沒有馬上排出大便,也要坐上10分鐘,連續7天後,隔天灌腸一次,再過7天後停止灌腸。這樣,有助於寶寶建立起排便的條件反射。值得注意的是寶寶是否需要灌腸及使用何種灌腸藥,一定要嚴格遵從醫囑。
讓寶寶積極進行戶外運動,如跑、爬、跳、騎小車、踢球等,以此增強腹肌的力量,並且可促進腸道蠕動。對於膽小的寶寶,盡量在家裡排便,不要輕易改變排便環境。當寶寶出現類似情況時要及早做心理疏導。
綜上所述,朋友們應當非常清楚的了解到了小兒便秘的應對方法有哪些了,小兒便秘可不是一般的疾病,它的出現會讓患者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杜絕該病的出現,這就要靠家長的努力去做好小兒便秘的預防工作。
![]() |
給寶寶補鈣之前需要了解的問題
1母乳喂養的寶寶如何補鈣? 母乳每100毫升含鈣只有34毫克(牛乳含鈣高達125毫克),但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1,最適於鈣的吸收。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 |
![]() |
小兒感冒的飲食調理
小兒感冒在生活當中時有發生,很多家長也非常的擔心就怕孩子出現小兒感冒,因為出現了小兒感冒還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也有可能會引發小兒肺炎,所以需要及時進行治療。那麼下面我們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小兒感冒的飲食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