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少量多餐
寶寶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很容易阻塞腸胃,出現便秘的症狀。所以,寶寶吃飯應該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您可以給他准備一個小碗,每次盛飯的份量約為大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就可以了,這樣寶寶不會吃得過多和永遠吃不完的感覺,有利於適量進食。
第2招:巧補纖維素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可以刺激腸蠕動,促使排大便。
除了蔬菜和水果,木耳、菇類、燕麥片、海苔、海帶、果干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礦物質,可以為寶寶多選用。
第3招:湯湯水水疏通腸道
現介紹幾個食譜:綠豆薏仁湯:綠豆、薏仁富含纖維質,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狀,還有清熱退火的功效。紅棗湯:紅棗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中醫認為紅棗也有通心腹祛邪氣的功效,所以,寶寶便秘時,媽媽不妨試著用紅棗熬湯給寶寶喝。
第4招:適當運動
適當加強腹肌的活動,有助於改善便秘的症狀,如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轉腰的動作,都可以扭轉腰部肌肉加速腸蠕動。讓小寶寶爬一爬,滾一滾也是很好的助腸的活動,這些活動簡單、易掌握,可以讓寶寶多做一些。
第5招:親子按摩
睡前幫寶寶做做按摩,也可以促進腸蠕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仰著躺在床上,媽媽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寶寶的腹部,按照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方向邊柔邊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過重,每次持續10分鐘,每天做2―3次即可。
第6招:按穴位
您也可以試試按下面的穴位,一般在飯後1小時輕按數次,對促進腸蠕動也會有所幫助。足三裡穴:讓寶寶坐好,在他膝蓋外下方凹陷的部位下3寸(約三四橫指)的位置就是足三裡穴,連續按壓該穴位1―2分鐘。支溝穴: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桡兩骨之間,連續按壓該穴位1―2分鐘。
第7招:良好排便習慣
3―7歲的寶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在發育,排便反射機能還不成熟,還不知道有便意就應該去洗手間,所以,您要經常提醒寶寶,幫助他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好習慣。您可以選擇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寶寶固定的排便時間,讓寶寶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坐上10分鐘,如果還沒有便意,就讓他起來,這樣寶寶就會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如廁前先給寶寶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也有助於排便的順暢。
第8招:注意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問題,但這也是造成寶寶便秘的原因之一。牙齒不好,寶寶就會變得挑食、食欲不振,這也會影響他排便的能力。所以,平時除了教育寶寶注意早晚和餐後正確刷牙外,也應定期(每3個月)帶他到牙醫診所做檢查。
![]() |
衛生間的7大隱患,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小寶寶會走之後,衛生間成了寶寶的探險勝地,他經常趁媽媽不注意,就溜進衛生間,自己找樂子。然而安全問題不得不防。衛生間究竟容易出現哪些安全隱患呢?媽媽們還是先檢查一下吧! 問題1:燙傷 衛生間是經常使用熱水的 |
![]() |
兒童感冒容易引起的並發症有哪些
(一)中耳炎:高燒不退(超過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兒煩躁、搔抓耳朵。 (二)鼻窦炎:流鼻涕超過十天沒有改善跡象,且黃綠色的濃稠鼻涕伴隨咳嗽、嚴重鼻塞、頭痛。 (三)肺炎:高燒不退且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食欲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