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兒童腹痛 >> 兒童腹痛預防保健 >> 兒童腹痛的注意事項和後遺症

兒童腹痛的注意事項和後遺症

  胃腸生長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多見於3—12歲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判斷孩子是否是胃腸生長痛,父母可做如下觀察:在一段時間內反復發作,每次疼痛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疼痛發作次數因兒童而異,有的每天數次,有的每小時數次。疼痛部位以臍周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無一定規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輕的僅為腹部不舒適感,重則表現為腸絞痛,可見兒童疼痛難忍,面 色發青或發白,甚至惡心嘔吐,還可聽到“咕噜咕噜”的腸鳴音。一般情況下,疼痛可很快緩解,緩解後兒童的精神狀態、飲食玩樂恢復如常。

  胃腸生長痛是由於兒童生長發育快,機體的血液供給發生一時性的不足,腸道在暫時缺血狀態下,出現痙攣性收縮,引起疼痛;也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腸壁神經興奮與抑制作用不協調,腸管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疼痛,所以醫學上又稱之為兒童“腸痙攣”。

  兒童胃腸生長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治療。疼痛時可熱敷、按摩腹部,或按揉足三裡穴,對解除疼痛有一定幫助。此外,兒童受涼、過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誘發腹痛。所以家長必須嚴格控制兒童的飲食,特別是要少吃冷飲,睡覺時注意不讓肚子受涼。

  還要提醒家長的是,腹痛的原因很多,因而不能將兒童所有的腹痛都誤認為是兒童胃腸生長痛。如果疼痛持續時間較長,用手按壓時疼痛加劇:或兒童懼怕觸摸,應考慮到患腸胃炎、腸套疊、蛔蟲症等其他疾病的可能,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撒謊 聰明父母該這麼做

懵懂撒謊,不應過度較真  孩子處於意識懵懂的時期,對很多時間,空間,數量等概念都比較模糊。他們可能會將去外婆家說成去奶奶家。這樣的謊言是完全沒意識所產生的。  家長可以這樣做:當孩子懵懂撒謊時,家長不必過於認真

注射了卡介苗也要當心結核

說到結核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肺結核”,第二反應就是“痨病”。人們記憶中的“痨病”,可能停留在高中課文魯迅的《藥》裡所描述的情形:華老栓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