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肥胖症定義

  【概述】

  小兒肥胖症:肥胖症是由於能量攝入長期超過人體的消耗,是體內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一定范圍的一種營養障礙性疾病。由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結構發生改變,兒童肥胖症呈增多的趨勢。肥胖不僅影響小兒的健康,還將成為成年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疸石症、痛風等疾病和猝死的誘因,因此對本病的防治應引起社會及家庭的重視。

  【病因】

  (一)單純性肥胖症 95%-97%肥胖症患兒不伴有明顯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發病與下例因素有關。

  1.營養素攝入過多 攝入的營養超過肌體代謝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轉化為脂肪貯存體內、導致肥胖。人體脂肪細胞數量的增多主要在嬰兒出生前3個月、生後第一年和11~13歲三個階段,若在這三個時期內攝入營養過多,即可引起脂肪細胞數目增多並且體積增大,治療較困難且易復發;不在脂肪細胞增殖時期發生的肥胖僅出現脂肪細胞體積增大,數目增多不明顯,治療較易奏效。

  2.活動量過少 缺乏適當的活動和體育鍛煉也是發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攝入不多但如活動過少,也可引起肥胖。有些疾病需要減少活動,在病期或病後即易出現肥胖;肥胖兒童大多不喜愛運動,形成惡性循環。

  3.遺傳因素 肥胖有高度的遺傳性,目前認為肥胖與多基因遺傳有關。父母皆肥胖的後代肥胖率高達70%~80%;雙親之一肥胖者,後代肥胖發生率40%~50%;雙親正常的後代發生肥胖者僅10%~14%.

  4.其他 如調節飽食感及饑餓感的中樞失去平衡以致多食;精神創傷(如親人病故或學習成績低下)以及心理異常等因素亦可致兒童過食。

  (二)繼發性肥胖 約有3%~5%的肥胖症小兒繼發於各種內分泌代謝病和遺傳綜合症,他們不僅體脂的分布特殊,且常伴有肢體或智能異常。

  【臨床表現】

  肥胖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最常見於嬰兒期、5~6歲和青春期。患兒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明顯肥胖的兒童常有疲勞感,用力時氣短或腿痛。嚴重肥胖者由於脂肪的過度堆積限制了胸擴展和膈肌運動,使肺換氣量減少,造成缺氧、氣急、紫绀、紅細胞增多,心髒擴大或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稱肥胖-換氧不良綜合症。

  體格檢查可見患兒皮下脂肪豐滿,但分布均勻,腹部膨隆下垂,嚴重肥胖者可因皮下脂肪過多,使胸膜、臀部及大腿皮膚出現白紋或紫紋;因體重過重,走路時兩下肢負荷過度可致膝外翻和扁平足。女孩胸部脂肪過多應與乳房發育相鑒別,後者可觸到乳腺組織的硬結。男性患兒因大腿內側和會陰部脂肪過多,陰莖可隱匿在脂肪組織中而被誤診為陰莖發育不良。

  肥胖小兒性發育常較早,故最終身高常略低於正常小兒。由於怕被別人譏笑而不願與其他小兒交往,故常有心理上的障礙,如自卑、膽怯、孤獨等。

  【診斷】

  小兒體重超過同性別、同身高正常兒均值20%以上者便可診斷為肥胖症;超過均值20%~29%者為輕度肥胖;超過30%~39%者為中度肥胖;超過40%~59%者為重度肥胖;超過60%以上者為極度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拉肚子護理誤區

寶寶拉肚子即禁食  張奶奶的寶貝孫子晟晟傷食後出現拉肚子,每天拉稀水便六七次,還伴有嘔吐。張奶奶自作主張,認為寶寶越吃越拉,決定給他禁食,餓得寶寶哭鬧不止,拉肚子症狀也未減輕。  點評  民間主張對急性拉肚子采

孩子的心理脆弱是如何造成的

在生活、學習條件日益改善的情況下,心理脆弱卻成為當今孩子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  案例一:一個5歲孩子,由於媽媽是她所在幼兒園的教師,上幼兒園時一直被老師“特殊照顧”,可上學前班以後,沒有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