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爸爸媽媽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盡量不帶寶寶去空氣不流通場所。
2、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
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爸爸媽媽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髒,只要禽及禽制品徹底煮熟煮透,寶寶吃禽類食物是安全的。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後要徹底洗手。
3、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
寶寶和爸爸媽媽都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帶寶寶外出游玩,盡量不要接觸活禽鳥等動物。特別是遇到不明野鳥不要近距離接觸,看到病死的禽畜更不要碰。
4、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
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鐘即可滅活。對干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藥都很敏感。媽媽們要注意多給生活用具消消毒。
5、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應盡快就診
如果寶寶有發熱、頭痛、肌肉痛等感冒樣症狀時,父母最好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等。
6、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要讓寶寶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可適當讓寶寶進行身體鍛煉加強抵抗力。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罕見的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藥物治療及使用支持療法、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康復出院。
![]() |
防止寶寶脾氣失控的錦囊妙計
1.了解寶貝能夠控制的極限 每個寶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樣,有的寶貝能較長時間地控制自己,但是另外一些寶貝則根本就難以控制自己,他們總在不停地動來動去,一會兒對這個好奇了,一會兒又對那個好奇了,似乎永遠也沒有可能 |
![]() |
小孩尿床頻繁怎麼緩解 試試干燥入眠法
小孩尿床頻繁是怎麼回事呢? 5歲兒童遺尿症發病率最高,遺尿症在兒童期較常見,臨床統計數據顯示,遺尿症在5歲兒童中發病率約15%,7歲兒童中發病率約10%。孩子5周歲之後,每周尿床超過兩次,那就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