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感冒 >> 小兒感冒藥箱准備

小兒感冒藥箱准備

  (1)不要急於退熱。不急於給小兒退熱有幾方面的原因:

  ①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有利於小兒成長發育。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②不到高熱不用藥。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必須用藥,而且刻不容緩。高熱持續過久,可使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由於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大而加重心髒血管的負擔;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高熱驚厥或過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合並肺炎等。

  ③退熱藥副作用大,非萬不得已不用。無論是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退熱藥,都離不開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來合成。因此,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欲,使胃潰瘍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腸長期少量出血並由此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發血液疾病;損害肝髒和腎髒;嚴重過敏反應者,表現為剝脫性皮炎合並肝腎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藥物降溫。

  (2)合理用藥: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菌素,應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兒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藥物有:

  ①病毒靈(嗎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②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③金剛烷胺,每片0.1克,小兒用量按年齡折算,允許連續服藥時間為3~5日,最長不可超過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抗感解毒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小兒感冒藥箱准備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仍不退熱時。

  ②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生性細菌感染。

  ③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

  ④經常患扁桃體炎者。

  ⑤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象者。

  (4)應用抗病毒藥、退熱藥、抗菌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

  ②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洩。

  ③3歲以下小兒肝腎尚未發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撲熱息痛。

  ④小兒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熱類藥過敏史者,勿用退熱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急救】高熱驚厥 會有後遺症嗎?

高熱驚厥是一種幼兒常見的急症,發病率在3%到5%。其往往伴隨體溫升高,孩子突然出現顫抖抽搐、牙關緊閉的狀態。在兒科急診中,經常看到因孩子高燒驚厥送往醫院的家長們心理恐慌甚至語無倫次,難過得“只剩下哭

城市嬰幼兒逾四成過敏 家族史是高危因素

參與調查的嬰幼兒家長中,有40.9%報告孩子曾經發生過或正在發生過敏性症狀;0至24月齡嬰幼兒中,各類型過敏性疾病的現在患病率為12.3%,其中,過敏性症狀以皮疹瘙癢、眼鼻症狀和胃腸道症狀為主。  過敏性疾病是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