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肺炎 >> 怎麼鑒別小兒肺炎還是感冒

怎麼鑒別小兒肺炎還是感冒

    肺炎每日門診量占兒科70%

  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肺炎。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小兒肺炎的支氣管肺炎病毒發病率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病死率和死亡率更高於發達國家,因此,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似,小兒肺炎也是威脅中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無論是發病率還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其四季均易發生,但以冬春季節最多,據統計,其他季節小兒肺炎占兒科的40%至50%,而現在每日門診量占普通兒科的70%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家長誤以為感冒。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

  最近接診的小兒每日增多,一般症狀除了發燒感冒的症狀,還有出現腹瀉、腸胃不適等症狀。有些小患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數天後發病,最先見到的症狀是發熱或咳嗽,體溫一般38℃~39℃,若持續高燒或者無發燒症狀但咳嗽持續一周以上不見好轉的小患者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造成腦炎、心肌炎等疾病的發生。

  小兒肺炎vs小兒感冒:看四方面

  測體溫——— 小兒肺炎大多發熱,而且多在38℃以上,並持續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熱藥只能暫時退一會兒。小兒感冒也發熱,但以38℃以下為多,持續時間較短,用退熱藥效果也較明顯。

  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難——— 小兒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較重,常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困難表現為憋氣,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紫,提示病情嚴重,切不可拖延。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較輕,不會引起呼吸困難。

  看飲食、睡眠——— 孩子感冒,飲食尚正常,或吃東西、吃奶減少。但患肺炎時,飲食顯著下降、不吃東西,不吃奶,常因憋氣而哭鬧不安。孩子感冒時,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後,多睡易醒,愛哭鬧;夜裡有呼吸困難加重的趨勢。

  聽孩子的胸部———由於孩子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用耳朵聽也能聽到水泡音,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在孩子的脊柱兩側胸壁,仔細傾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噜”、“咕噜”般的聲音,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征。小兒感冒一般不會有此種聲音。

  孩子越小,轉成肺炎的症狀越不明顯,也越不容易被發現,經驗不足的醫生也容易誤診。所以,兩歲以下的小孩最好接種肺炎球菌疫苗,這是預防首選。

  小兒肺炎必須重視預防

  專家指出,肺炎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攜帶者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從口部或鼻部排出飛沫,而將病菌傳染給健康人。2歲以下的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還未完善,抗病力弱,更容易成為肺炎球菌性腦膜炎球菌侵襲的目標,因此,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必須做好預防工作。

  1、作為父母來說,秋季應注意盡量不要帶幼兒到公共場合、人員擁擠的地方活動,房間應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2、家人患感冒或其它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要盡量和嬰兒隔離。

  3、喂奶時要細心,避免嗆奶、溢奶和嘔吐,要防止奶、食物及嘔吐物誤吸人肺。

  4、幼兒膳食應搭配合理,注意補充蛋白質,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5、要多到戶外活動,鍛煉身體,練習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多曬陽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預防感冒及流感發生。

  6、家裡備寫些常見的小兒呼吸系統感染藥物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小兒奇應丸、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莫急 鼻子通氣第一

小兒感冒是兒科常見病指喉部以上的原發感染。一年四季際均可發病,但以秋冬或冬春氣候變換進度多見,90%以上為病毒引起,少數為細菌感染。  小兒易患感冒主要由於其生理及病理特征所致。小兒鼻腔短小,鼻道狹窄,血管豐富

專家指出:寶寶打疫苗也需量身定制

預防保健科主任梁衛蘭20日在北京指出,面對目前種類繁多的疫苗,一定記住只有結合孩子的體質和醫生的建議,為寶寶量身定制一個既科學又適合的疫苗接種計劃,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  北京大學主辦的&ldq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