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是小兒常見的疾病,而且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因為小兒肺炎和感冒的症狀有些相似。肺炎和感冒之間是有分界點的,你了解嗎?當然,預防小兒肺炎的工作很重要,而預防小兒肺炎最好方式就是保持房間通風讓空氣流通。
感冒和小兒肺炎有四個分界點
1、發熱情況:若小孩高燒38.5℃以上持續2-3天時間,吃了退燒藥也不見效,表明感染比較嚴重,是肺炎的可能性較大。
2、咳嗽情況:感冒的咳嗽不會很劇烈,痰較少或容易咳出,肺炎的咳嗽常是劇烈、頻繁的,痰多,甚至帶有氣喘氣促,有些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臨床叫三凹征)。
3、精神狀況:感冒的孩子多數還是能吃能玩,就算發燒時有點蔫,退燒以後也會很快恢復精神。得了肺炎則不同,患兒精神萎靡,就算退燒也不願意活動,有時候臉色還會發青(醫學叫發绀)。
4、病情發展: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四五天就會能自然緩解。反之,病情長時間不見好轉,或有加重的趨勢,就要警惕肺炎的存在。
提醒:六個月以下的肺炎患兒不一定都有咳嗽。吃奶吃得不好,老是哭鬧,體溫總在36℃以下,或一兩個月的寶寶常常“玩口水”,可以作為疑似小兒肺炎的信號。
冬季防小兒肺炎最重要是通風
小兒肺炎治療相對比較困難,救治不及時可能還有生命危險,因此,做好積極的預防是非常必要的。陳德晖說,預防肺炎的一個關鍵就是通風。氣溫驟冷驟熱時病毒、細菌非常活躍,病毒、微生物都懸浮在空氣裡,偏偏很多人還喜歡緊閉門窗,造成室內細菌和病毒的濃度升高,孩子抵抗力弱就容易受到攻擊。
氣候的變化不能控制,保持室內的通風透氣卻完全可以做到。同時也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多到戶外活動,參加有益的體育鍛煉;多喝水,讓體內細菌、病毒得到稀釋和排洩,同時可以保持呼吸道濕潤,不能僅在口渴的時候喝水,不渴的時候也要經常喝;注意保暖,但不要給孩子穿得過多,以免出汗後更易受涼;勞逸結合,玩耍適度,並有充分的休息;可以打疫苗,不過要咨詢醫生有沒有禁忌症的問題。
如果孩子感冒了,要注意多補充維生素,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有咳嗽症狀時,太甜的水果最好不吃。不要因為孩子食欲變差就著急,甚至塞著小孩吃“補品”,因為食滯也可導致感冒加重。
得過小兒肺炎不必如履薄冰
小孩得過一次肺炎,家長越發小心謹慎,又是給孩子戒口,又是強調多穿衣,有點小感冒就呆在家,不上學也不跟外人接觸。這麼如履薄冰的結果,孩子將變得更脆弱,更不能適應環境的挑戰。
1、治療是否到位,有些家長怕吃多了藥對小孩影響不好,孩子發熱退了或咳嗽減少了,就匆忙停止治療,導致治療不徹底,致病情遷延反復難愈;
2、預防能否做到位,而不是過多地保護和限制。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和小兒感冒是不同的,家長朋友通過本報的發熱。咳嗽。精神狀況等可以看出寶寶是否患有肺炎疾病,根據寶寶的情況如果發現肺炎疾病並及時治療,注意室內通風,呼吸新鮮空氣,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 |
家長幫助孩子獲得自信的方法
(1)讓孩子能干起來 根據心理學家愛裡克森的觀點,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是構成其自信的要素。愛裡克森認為兒童中期(6~12歲)是孩子形成自信的關鍵期。這一階段 |
![]() |
隔代教育,問你怕了沒?!
1.喂養:追著孩子喂飯 臨床發現,由祖父母喂養的幼兒,更易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這可能是因為老人更加心軟、慈善,以至於逾越了“關愛”與“溺愛”的邊界。 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