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D?
嬰幼兒生長發育快,骨骼的快速生長需要更多的鈣沉著在骨質內。維生素D有促進鈣和磷自小腸吸收,使鈣從血中沉著到生長快速的骨骼內,使骨質變硬。所以,嬰幼兒缺鈣,是維生素D不足引起的。缺鈣是“果”,而維生素D不足才是缺鈣的“因”。
嬰幼兒的身體缺鈣時,首先表現在顱骨軟,囟門大,壓頭顱骨有乒乓球感。以後,胸部骨骼外形異常,如胸骨突起像雞胸,兩肋下緣外翻。如果下肢骨軟,站立負重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變化外,早期表現夜間出汗多,枕部禿發形成枕禿,睡眠不安穩和容易發驚等。以上表現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維生素D從哪裡來?
第一,適當曬太陽
這是最有效、方便和經濟的方法。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春秋天,你可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夏天在樹陰下,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紫外線照射,可促進皮膚內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經光化學作用轉化為維生素D3。太陽光照射,可使皮膚貯存維生素D3備用,不會使維生素D過量。
第二,口服維生素D
食物中除海魚的肝髒含一定量維生素D外,乳類(包括人乳和牛奶)、蛋黃和肉類中含量均很少,谷物、蔬菜和水果幾乎沒有,嬰幼兒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他們發育的需要,需要口服維生素D予以補充。
▋維生素D要補充多少?
正常出生的孩子,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單位/天,一般從出生後半個月到1個月開始服用,一直服到2-3歲。
早產兒生後即應補充維生素D800-1000單位/天,糾正月齡滿3個月後改為400單位/天,直至2-3歲。
▋服用維生素D需要注意什麼?
1.除了維生素D制劑,配方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D。配方奶粉喂養的寶寶,需要根據配方奶中所含維生素D的量,對不足部分加以補充。
2.寶寶服用維生素D過多是會中毒的。400單位是每天的維持量,不是治療量。如果寶寶有佝偻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劑量,給予相應的治療。
3.母乳喂養的媽媽補充維生素D並不可取,即使媽媽每天補充2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能夠通過母乳給寶寶的維生素D也很少,如果補充量過多,達到4000國際單位,則會引起媽媽中毒。
![]() |
孩子說謊原因有哪些
由於撒謊具有欺騙的性質,所以常被看作是一種不能容忍的品行問題而受到譴責。如果孩子從說謊的過程中得到了"甜頭",便會一發而不可收,最終發展成虛偽的、不可信賴的人。這是任何一個教育者所不願看到的 |
![]() |
小孩子感冒莫急著用藥
騰騰感冒了,見他打噴嚏、流鼻涕,又有些發燒,媽媽趕緊給他吃了口服青霉素片,又給他蓋厚被子發汗。可第二天,騰騰非但不見好,症狀反而加重了,媽媽帶他到醫院,醫生指出孩子僅僅是普通的熱傷風,根本沒必要用抗菌素,更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