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寶寶生病不吃藥怎麼辦?給嬰兒喂藥用3妙招

寶寶生病不吃藥怎麼辦?給嬰兒喂藥用3妙招

  嬰兒喂藥的原則

  0-1歲的嬰兒吞咽功能還不完善,只能服用液態藥(沖劑藥可用水沖開後喂給寶寶,若是片劑也要溶解為液體後再喂給寶寶)。可以選擇勺子和滴管喂,喂藥工具注意要消毒。喂藥時不要讓嬰兒平躺著,平躺時吞咽比較困難。最好把嬰兒抱在肘窩中,使其頭部微抬高一些,家長可先用手固定寶寶的頭和手,然後把裝有藥液的滴管或勺子放入嬰兒口中,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後三分之一),輕輕擠壓滴管橡皮囊或慢慢抬起勺子柄,使藥物流入寶寶口中。

  這裡要特別提醒,1歲以內的寶寶有部分仍有生理性反流,即吃奶後容易吐奶。對於這樣的寶寶喂藥後注意要豎抱,避免寶寶把藥吐出後、再嗆入氣管。喂藥後至少要觀察10分鐘,家長再離開。

  很多“過來人”都感覺給1到2歲的寶寶喂藥最難,他們不像“小時候”那麼乖了,但又沒有大到可以和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他們乖乖吃藥的地步。許多家長這時會網購一些喂藥的“利器”,如針筒、喂藥器。沈振宇醫生提醒說,使用這些“利器”喂藥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藥物的推送一定要慢,年齡越小的寶寶吞咽速度越慢,藥物推送時也要越慢,否則寶寶可能會因為吞咽不及時吐出藥物或引起嗆咳。

  1到2歲後,部分寶寶是可以開始服用片劑了,有些家長會把成人藥掰開喂給寶寶。沈振宇認為,如果有條件的話,盡量選擇兒童專用藥,而不要將成人藥片掰開給寶寶吃。但成人藥片口感差,寶寶比較難接受。而且寶寶的吞咽能力差,吞服片劑或膠囊時都有嗆入氣管的可能,如果不得已只能選擇片劑或咀嚼片,最好用水把藥溶解為液體後再喂給寶寶喝。

寶寶生病不吃藥怎麼辦?給嬰兒喂藥用3妙招

  下面就來看看給嬰兒喂藥的方法吧。

  嬰兒喂藥的方法

  不要你捏鼻子、我扳腦袋、你抓肩膀、我按腳的。小寶寶還沒吃藥,就如臨大敵,緊張萬分,以後一吃藥,就大哭大鬧,反應強烈,其實小寶寶的味蕾還沒有發育完全,對苦、澀的味道沒有成人那麼敏銳,對於我們很難喝的藥水,也許對於他們並不是那麼令人討厭的。

  有一次,寶寶發熱,我給他喂一種中藥合劑,我先嘗了一口,覺得又苦又澀實在難喝,就以為寶寶一定不肯喝,所以就強喂,小寶寶又踢又抓,一點不配合,藥不是灑了就是吐出了。後來我試著像吃飯一樣用小勺慢慢哄他一口一口吃,他好像也沒有什麼厭惡的表情,還以為媽媽給他嘗什麼新鮮玩意兒呢!

  如果寶寶實在不肯吃,就用一支一次性注射器,先將針頭拔掉,將藥水吸進針筒(如是片劑或粉劑先用溫水化開),將尖嘴部分伸進寶寶嘴裡,慢慢注進去。注意要慢一點,可在藥水入口的同時輕輕朝寶寶面部吹口氣,小寶寶會有一個吞咽反射,藥水便咽下去了。

  同時嬰兒喂藥的劑量也很重要哦。

  嬰兒喂藥的劑量

  3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好不要用片劑,應首先選擇液體制劑、泡騰片、干糖漿劑、沖劑或果味型咀嚼片,對於嬰兒尤適宜滴劑,劑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輕的父母喜歡用普通湯匙或茶匙量藥水喂寶寶。但是普通湯匙不易掌握藥量,給的藥物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療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患有小兒肺炎不該吃哪些食物

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孩子患上肺炎,會對健康產生很大的威脅,特別是如果家長疏忽,耽誤了病情的治療,有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不利的影響。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患有小兒肺炎這種疾病的孩子不可以吃哪些食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

媽咪需知:讓寶寶愛上奶嘴,怎樣輕松解決呢?

寶寶們最親密的伙伴是誰?是爸媽?是毛絨玩具?是積木?還是寵物貓狗?都不對,是奶嘴!奶嘴每天都會跟寶寶進行負距離的接觸喔,無論是奶粉喂養的寶寶,還是母乳喂養的寶寶,都少不了要用到奶瓶和奶嘴。  但是,在剛開始使用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