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生活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7000名5歲以下兒童進行了為期3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在較小的時候就學會游泳的孩子要比同齡孩子能夠更早地掌握很多技能。他們不僅體質發育更為強健,而且在視覺移動能力(如剪紙、填色、畫線條和圖案)和數學能力的測試中得分要明顯高於同齡人。此外,這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讀寫能力和識數計算能力也優於同齡人。
因此,研究者認為:盡早讓兒童學會游泳,不僅會讓他們的身體更為強壯,也有利於智力發育。專家建議,最好4歲後開始學習游泳。
如何教孩子學游泳
第一階段:體溫調節的適應階段
培養幼兒對水溫作出的生理反應,初次下水,水溫應在34--35度,大人抱著孩子慢慢地進入水中,讓孩子慢慢體會在水中的平衡,同時准備一些浮具,如浮板,色彩鮮艷的充氣玩具等。
具體方法如下:
(1)托住幼兒肩背部,仰臥於水中,頭部露出水面。
(2)托住幼兒胸部,俯臥於水中,使嘴巴和鼻子露於水面。
(3)讓孩子垂直於水中,頭在水面上。
(4)以上動作要連續交替做,並且可以使孩子在不同姿勢的情況下,向前、向後滑行,左右移動。
(5)出水後,用浴巾裹住孩子全身,並可以喝一些糖。
以上動作每次游可以反復兩三次,經過這樣訓練,孩子會喜愛水,能逐步作出對水溫的生理反應。
第二階段:入水階段
主要是教幼兒頭部浸入水中,自由呼吸。具體方法是:
(1)淋洗。孩子垂直在水中,讓其雙手捧起水,用嘴吸氣時,手捧著水舉過頭頂並讓水淋頭,在“淋洗”過程中,教孩子不要閉眼,也不要用手擦臉。
(2)把頭浸入水中。讓孩子深吸一口氣並閉上眼睛,雙膝彎屈,臉浸在水中5--10秒。經過3--4天的訓練後,再讓孩子把頭浸入水中,屏氣10--15秒。
(3)水下睜眼。讓孩子吸氣並把頭扎入水中,睜開眼睛,學會在水中看東西,這樣孩子就能學會識別方向,防止危險的發生。訓練時,可讓孩子拾起預先放入游泳池中的一些玩具。
(4)呼氣。讓孩子下巴浸入水中,並往水面吹氣。再深吸一口氣,將臉浸入水中,長時間地呼氣,這時水面將出現氣泡。再讓孩子深吸一口氣,然後把頭扎入水中,睜開眼睛,用力地呼氣,直到把氣全部呼完,頭部才出水面。此練習可重復做數次。
第三階段:幼兒游泳學習階段
(1)家長雙手拉著孩子的雙手,在水中向前(左、後、右)行走。
(2)讓孩子面對池壁,雙手扶池壁,家長在後保護,扶池壁左右行走。
(3)孩子背對池壁,面向家長,與家長保持1米的距離行走,家長可用一些玩具引導孩子向前走。
(4)池中間拉一條水線,讓孩子走至水線時,鑽過水線,繼續往前走,使孩子在鑽水線的一瞬間,頭部沒入水中。
(5)孩子由家長托住頸後部,身體仰臥在水中,由家長幫助,在水中滑行。
(6)托住孩子的腋下,讓孩子臉露在水面上,幫助滑行,滑行速度由慢到快。
(7)仰臥或俯臥於水面,兩腿或兩臂都並攏伸直,家長一手握住孩子腳跟,一手托住其背部或胸部,叫孩子深吸一口氣並憋氣,然後握腳跟一手用力向前推,另一手張開,使孩子在水面上滑行。
(8)站在於水中,深吸一口氣,低頭,屈膝收腿,雙臂緊抱雙膝,使身體團成似一個球,背部向上,慢慢地球狀般的身體就浮於水面。待氣憋不住時,即抬頭,張臂,一腿前跨一步,站穩於水中。
幼兒在水中學會以上各種練習,說明他們已初識水性,能在水中呼吸,身體也能在水中得到平衡,再學游泳技術就不難了。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對策有哪一些?
啟發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臨出門時,孩子突然想起老師要他帶紅色的東西去幼兒園,而紅色的東西雖然家中有,卻需要花時間尋找,而時間對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緊迫,你是否會立即幫孩子尋找? 對策:如果此時你能啟發孩子,譬如 |
![]() |
小孩尿床頻繁怎麼緩解 試試干燥入眠法
小孩尿床頻繁是怎麼回事呢? 5歲兒童遺尿症發病率最高,遺尿症在兒童期較常見,臨床統計數據顯示,遺尿症在5歲兒童中發病率約15%,7歲兒童中發病率約10%。孩子5周歲之後,每周尿床超過兩次,那就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