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遺傳、社會、家庭、學校及個體的偶然經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家庭環境的影響則具有特殊的意義。家庭環境對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是以一種多因素、多側面的復雜方式來實現的。以下幾方面是影響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

  影響兒童心理健康因素

  一、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程序。有人曾對1095名中小學生的家庭結構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生活在不完整家庭(雙親一方或雙方由於死亡、離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雙方不在的家庭)裡的中小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者所占的百分數為13.8%,而完整家庭中有問題孩子所占百分數只有0.2%,充分說明健全完整的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近年來的一些關於離婚與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證實,由於父母離異,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及反社會行為,這主要是因為破裂的家庭結構給兒童帶來了過分緊張的生活氣氛和感情沖突,家庭缺乏溫暖和關懷,致使他們失去了生活目標,於是在思想觀念、情感、行為、性格等方面出現動蕩,易於向不良的方向發展。因此,動員各種力量穩定家庭結構,對於保證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家庭氛圍

  所謂氛圍,就是指人所處的環境氣氛和情調,它是在某一環境中的人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過程中造成的某種心理情緒和環境氣氛。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兒童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求知好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圍,則會使孩子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行為放任、不講禮貌。因為兒童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和其它家庭成員(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和認知對象,並以模仿式的學習來感受事物、熟悉環境、發展自己的習慣行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征,然後在以後與社會環境的接觸當中,就開始以長期在家庭氣氛中熏陶出來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征、習慣行為來判斷自己對家庭以外的世界的適合或不適合。在現代大多數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間形成的家庭人際關系和由父母與孩子之間構成的家庭教育關系(育人態度與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氣氛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往往父母的眼神、語言交流、行為舉止、性格表現、作風習慣和對兒童的態度都能無形地給兒童心理以極大的刺激和啟示,並在其適應過程中,形成他們自己心理和性格上的特征。因此,家庭生活質量的好壞是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相關因素。

  三、教育態度與方式

  從發展的觀點看,對兒童的教育應該是成人以自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去開發兒童的一切潛在的能力、即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向兒童提供一切條件包括環境、人際交往等,關心他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當然,教育態度與方式決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兒童的不同發展水平、不同的性格特征而有所差別。如果父母雙方都能采取合理的態度和正確的教育方法、兒童會很容易顯示出獨立能力、積極性、友好態度和穩定的情緒;反之,如果父母對兒童采取溺愛、嬌縱、順應的態度,兒童也容易表現出適應能力差、依賴、任性和執拗的性格特點。因此說,端正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沒有正確的教養態度,就談不上良好的教養方法,目前在子女教養問題上的失誤主要表現為:有些家長對子女過分嬌寵,以致愛而失教,對孩子沒有明確的教育要求,對他們的學習、行為表現聽之任之,根本談不上如何培養兒童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自制力等;還有的家長則一味采取高壓手段,不顧孩子的發展特點和合理要求,主要采用懲罰來實行管教,信奉“棒打出孝子、嬌養出逆郎”的古訓。從科學角度看,這些教養方式顯然都是錯誤的,對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也容易造成不良後果。揚州大學師范學院的陳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對1095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中,家長采取態度不一致、以壓力為主、岐視、經常打罵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於正常學生,其差異有極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01)。值得指出的是,家庭教養方式上的種種缺陷不僅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精神成長都有有害的影響,且不可避免地要在下一代建立家庭時反映出來,這是值得每位家長認真思索的。

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家長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

  父母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狀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成熟和生長發育。

  就文化素質而言,一般說來,若父母的文化素養高,常對子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強烈的求知欲去影響和教育子女,培養他們頑強的進取精神,同時在兒童的學習上也能給予較好的指導。相反,文化素質較低的家長本身不思進取,往往對子女的要求不高,他們不僅自己不學習,也不關心子女的學習,甚至只顧自己的娛樂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質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高相關。

  就心理素質而言,可以這樣說,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行為和與之密切相關的心理狀態,而不是言辭說教,因為兒童是生活在一種與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應和參與的狀態之中。他們對父母內心的重大變化經常有迅速的反應,父母的心理障礙也會毫無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靈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態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狀態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要想改變孩子身上的某些東西,就應首先看他們是否能夠在自己身上被改變,努力使自己具備明朗、達觀、善良、坦誠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使孩子具有一個生長良好個性和優秀人格的溫床。

  該怎樣創設一種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環境和氣氛呢?筆者認為,至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以身作則,身教重於嚴教

  兒童對一種家庭氣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現在他對家庭成員(主要是父母)形象的適應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們時刻要意識到身旁有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瞅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說教。

  2.要有民主的行為作風

  作為父母要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作風民主、和藹可親,這對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長將產生極為有利的深刻影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子女既是長輩,也是教師和朋友,切忌把“社會角色”帶進家門;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千萬不能按家長自己的主觀意志隨心所欲、拔苗助長;家庭內出現矛盾和分歧時,切忌急躁、粗暴,盡可能地熱心腸、冷處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3.和諧的家庭氣氛

  家庭成員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關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條件。家庭和諧的關鍵是居於核心地位的夫婦雙方,因此,有責任感的家長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女成才,有必要認真研究一下作配偶的特殊藝術和家政科學。

  4.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父母樂觀、鎮靜、愉快的情緒對孩子可以產生具大的感染力,父母應自覺克制來自各方面的煩惱、傷感和憂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讓孩子感到家庭是溫暖迷人的。另外,家庭中的物質環境和心理氣氛也應充分考慮其教育的影響。目前有些家長對家庭陳設、衣著服飾、吃喝娛樂等十分注重,對子女的智力投資,學習休息和身心健康卻漠然處之,這是萬萬要不得的,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應低估這種“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是過敏引起

冷空氣一來,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就會劇增,孩子抵抗力較成人差,往往容易感冒發燒。不過兒科醫生提醒,有些孩子咳嗽老不好,應該考慮是過敏因素引起,這時就不宜用抗生素,而是用過敏藥物。當然,這些必須由醫生來判斷,家長切忌

兒童擦傷與刀傷的處理方法

童年生活中撞傷了手肘,摔破了膝蓋,割傷了手指之類的事是免不了的。醫生指出,當孩子不小心割傷碰傷後,家長應該迅速處理。較嚴重的傷口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的話,幾小時之內就會引起感染。孩子的傷口出血時,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