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2-6個月寶寶的行為發展(3)

2-6個月寶寶的行為發展(3)

  6個月~1歲

  媽媽在哪裡啊?

  每位母親都會有關起門來做事的時候,比如洗澡、做飯等等。這種時候,盡管你還在家裡,但卻沒法讓孩子看到你。在孩子8個月之前,你都不會注意到這有什麼問題,就算你不在,家人或者保姆也能輕易地止住孩子的哭聲。不過現在,你將發現事情變得麻煩了;孩子對你產生了一種深深的依賴,並已經認定你是不可被取代的了(這在科學上,被稱為“客體永恆性”)。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一項了不起的進步,當然也就意味著你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處理離別前的眼淚。

  此時,媽媽面臨的重大挑戰就是:需要很多次這種痛苦經歷之後,他才會明白你消失一段時間(可能僅僅是去陽台晾衣服)後,總是會回來的。

  如果他高興,你也會高興

  當孩子更有自信,爬起來更得心應手之後,你的小寶寶會熱衷於發現自身以及其他任何所能接觸到的東西的秘密。他喜愛與你分享他的“重大”發現,因為他清楚每一點滴的發現都會讓你十分高興。事實上,嬰兒熱衷於與照料他的人分享愉悅的心情,這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顯著不同之一。

  當然,並不是他喜愛做的每一件事都同樣讓你感到高興。把小毛毯扔進垃圾桶,把衣服從抽屜裡全部拽出來,或者是把爸爸的報紙撕得亂七八糟……孩子們會因此高興不已。所以,當你要對這些惱人的舉動說“no”的時候,還是克制一下自己,讓孩子盡情去“探險”吧——他們正是在制造這種混亂的過程中學習新東西。

2-6個月寶寶的行為發展(3)

  你在保護他

  當孩子面臨新鮮事物的時候,他心裡已經很清楚媽媽會幫助他搞明白這是個什麼東西,這是怎麼回事等。比如,當他在鄰居家的廚房亂跑時,他會發現一些很奇怪的東西;倒扣著的砂鍋,綠色的案板等,這時,他就會跑回你的身邊,靠著你,他這時候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我應該怎麼做?那個東西安全嗎?”專家稱為“社會參照”,這意味著孩子是在等你的暗示:點一下頭,或者一個警告的表情—他們就會知道如何去做了。

  有些時候,哪怕孩子是在一個讓他們非常放松、舒適的地方,他們也仍然需要確認媽媽就在不遠的地方。他們可能很開心地玩了一會兒後,會突然跑過來找你要一個擁抱,或者自己抱抱你的腿,然後又心滿意足地跑開繼續游戲。此時,讓他看得見摸得著,並積極回應變得尤為重要:等他長大一點,變成“社交頻繁”的寶寶時,他也會依舊記得他是可以完全依賴你的。

  我們的寶寶正在一天天變得更聰明!他正在密切關注周圍的一切人和物,尤其是你——媽媽。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一天,你會覺得世界上最懂你的人除了你自己的母親外,就要屬這個小家伙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帶寶寶坐火車應該選臥鋪

一想起去年春節前帶孩子乘火車的經歷,劉女士就猶豫今年過年回不回老家。她說:“火車上人擠人,空氣差得很,孩子憋悶得難受,哭個不停。想給孩子接杯水喝,可擠不到供水處。在火車上,孩子就發燒了,一下火車直接

寶寶三歲後適宜和父母分床睡

    中西方文化有不同    但現場的大部分家長還是認為,就東方的傳統文化而言,孩子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和父母一起睡覺所帶來的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基礎,也是孩子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