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小兒腸炎中醫治療

小兒腸炎中醫治療

①寒邪犯胃證

小兒腸炎中醫治療

【主症】症狀見胃痛暴作,疼痛如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熱痛減,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弦緊。

【治法】治則為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方選良附丸加減。高良姜、香附。

②宿食停滯證

【主症】症狀見胃脘脹痛拒按,嗳氣或矢氣則舒,嗳腐吞酸,進食加重,不思飲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膩,脈滑等。

【治法】治則為消食導滯、理氣和胃。

【方藥】方選保和丸加減。山楂、神曲、茯苓、陳皮、萊菔子、連翹、麥芽。

③肝胃氣滯證

【主症】症狀見胃脘脹滿,攻撐作痛,連及兩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氣頻頻,善太息,舌苔薄白,脈象多弦。

【治法】治則為舒肝理氣、和中止痛。

【方藥】方選柴胡舒肝散。柴胡、芍藥、枳殼、陳皮、川芎、香附、甘草。因肝郁蘊熱,火熱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熱證,症狀見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嘈雜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飲,脈弦滑數。治則為舒肝洩熱、和胃止痛。方選化肝煎。青皮、陳皮、芍藥、丹皮、澤瀉、貝母。

④因濕熱內蘊,阻滯中焦引起的濕熱中阻證

【主症】症狀見胃脘疼痛,脹滿嘈雜,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飲,尿黃便秘,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治則為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方藥】方選黃連溫膽湯。黃連、半夏、茯苓、陳皮、竹茹、蒲公英、甘草。

⑤瘀血阻絡證

【主症】症狀見胃脘疼痛,痛如針刺或刀割,痛有定處而拒按,面色晦暗無華,唇暗,有嘔血、便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

【治法】治則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方選失笑散合丹參飲。蒲黃、五靈脂、丹參、檀香、砂仁。

⑥脾胃虛寒證

【主症】症狀見胃痛隱隱,喜溫喜按,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華,四肢不溫,納食減少,大便溏薄,舌質淡白或淡胖,脈沉細或細弱。

【治法】治則為溫陽健脾益氣。

【方藥】方選黃芪建中湯。黃芩、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饴糖、大棗。

⑦因肝郁化火,灼傷胃陰引起的胃陰不足證

【主症】症狀見胃痛隱隱或灼痛,嘈雜似饑,饑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飲,舌紅少津,脈細數或弦細。

【治法】治則為養陰益胃。

【方藥】方選養胃湯。沙參、麥冬、玉竹、生扁豆、桑葉、甘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六大不利於寶寶健康的壞習慣

寶寶生病是家人最心疼也最頭疼的事兒,可就有一些寶寶一年四季咳嗽,三天兩頭發燒,總是像只小病貓,讓家人擔心不已。其實,導致寶寶愛生病的原因很可能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一些小小的壞習慣。只要適當注意和改正,就能讓寶

孩子不聽話 須知有6大玄機

據研究表明,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見,思維更為活躍,比起那些唯唯諾諾的乖孩子更具有獨立性和創造性。在創新、創意、創業成為主流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些特質更為難得、更為可貴。  作為父母,你覺得你說的話孩子總是聽不進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