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小兒麻痺恢復期護理

小兒麻痺恢復期護理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小兒麻痺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小兒麻痺症主要損害脊髓的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小兒麻痺症患兒,從體溫恢復正常後48小時起,持續2年為恢復期。恢復時期長,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有特異之處。那麼在小兒麻痺症恢復期要怎麼治療和護理呢?

小兒麻痺恢復期護理

在恢復期中,脊髓灰質細胞部分沒有死亡僅是炎性反應。炎症逐漸消退,癱瘓的肌肉功能得以恢復,2年的恢復過程中,重點是頭6個月,據統計,此期間可恢復肌力的90%,神經恢復需2個月~2年,失神經支配的肌細胞變性,一般在6個月內是可逆的,時間愈長,變性細胞逆轉的可能性就愈小。防止肌肉變性和防止肢體畸形是本期的重點。

一、小兒麻痺症治療

采取針灸、理療等措施,幫助神經恢復及防止肌肉變性。

二、小兒麻痺症恢復期護理

①輕手法被動牽伸關節,防止攣縮。

②保持關節功能位。向患兒及家長解釋保持肢體功能位的重要意義。將踝關節保持於90°中立位,避免足下垂,膝關節保持伸直位,髋關節保持伸直中立位,避免屈曲、外翻、外旋,腕關節避免屈曲下垂等。根據具體情況,可采用砂袋、夾板、輔助支具等,畸形明顯者可采用石膏或牽引矯正後,再用輔助器將患肢保持於功能位。

③指導患兒做正在恢復的麻痺肌的主動收縮練習,助力運動,或用懸掛肢體或水中運動的方法,作減負荷的運動練習,運動時要防止正常肌的替代活動。將肌力不平衡的肢體,用塑料板、輔助器保持在功能位上活動,以防止骨與關節發生畸型。

④秩序漸進,勿使麻痺肌過度疲勞。

⑤肌力較弱時,可采用肌電生物反饋等方法進行鍛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夏季寶寶怎樣避開蚊蟲叮咬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最近不少寶寶身上出現許多小紅疹,奇癢難忍,有時抓出血印子來也不解癢,醫生診斷是蟲咬性皮炎。於是,如何在夏日讓寶寶避開蚊蟲侵擾成了爸爸媽媽的頭等大事。  患蟲咬皮炎不要用手搔抓  蟲咬皮炎是夏季

幼兒喂養不當易患外耳道炎

外耳道感染不在少數,而且這些感染很多都是因忽視生活細節所致的,如挖耳等不良習慣,喂養小兒姿勢不正確,或者感染後沒有及時治療,或不堅持治療等等。  因為小孩子小的原因,所以外耳道炎是非常的難治愈好的,所以我們平常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