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蛔蟲病
(1)幼蟲移行引起的症狀:蛔蟲卵移行至肺使細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蟲病,表現為咳嗽、胸悶、血絲痰、血嗜酸性細胞增多,肺部體征不明顯,X線胸片可見肺部點狀、片狀或絮狀陰影,病灶易變或很快消失,稱為蛔幼性肺炎或蛔蟲性嗜酸性細胞性肺炎,即LOEFFLER綜合症。症狀1-2周消失。嚴重感染時,幼蟲可侵入腦、肝、脾、腎、甲狀腺和眼,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如癫痫、肝大、腹痛等。
(2)成蟲引起的症狀:成蟲寄生於空腸,以腸腔內半消化食物為食。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饑,異食癖;常腹痛,位於臍周,喜按揉,不劇烈;部分病人煩躁易驚或萎靡、磨牙;蟲體的異種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過敏症狀。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3)並發症:蛔蟲有鑽孔的習性,在人體不適(發熱、胃腸病變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驅蟲藥物劑量不當等因素刺激下,蛔蟲鑽入開口於腸壁的各種管道,不僅可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腸梗阻,而且上竄阻塞氣管、支氣管造成窒息死亡,亦可能鑽入闌尾或胰管引起炎症。
2、蛲蟲病
蛲蟲感染哥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搔癢和眨眼不安,因為雌蟲的產卵活動引起肛周和會陰皮膚強烈瘙癢,影響睡眠。局部皮膚可因瘙損而發生皮炎和繼發感染。全身症狀有胃腸激惹現象,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還可見不安、夜驚、易激動及其他精神症狀。末梢血見嗜酸性細胞的增多。
3、鉤蟲病
(1)鉤蚴皮炎:鉤蚴入侵的皮膚處多見於足趾或手指間皮膚較薄處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膚,可再現紅钯點狀丘疹或小水泡,燒灼、針刺感,奇癢,數日內消失。搔抓破後常繼發感染,形成膿疱,並可引起發熱和淋巴結炎。
(2)呼吸道症狀:急性鉤蚴感染,幼蟲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引起炎症細胞浸潤及出血,臨床哥見咳嗽、血痰、發熱、氣急和哮喘,痰中帶血絲,甚至大咯血。胸部X線檢查見肺有短暫的浸潤性病變,血嗜性粒細胞增高。病程數日或數周。
(3)貧血:失血性貧下中農血是主要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皮膚粘膜蒼白、乏力、眩暈,影響小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嚴重者可發生貧血性心髒病。
(4)消化道症狀:初期表現為貪食、多食易饑,但體重下降。後期食欲下降,胃腸功能紊亂,腹脹不適,異食癖,營養不良等,嚴重者可出現便血。
不管是哪種寄生蟲病,我們都應以預防為主,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糾正吮手指習慣,勤剪指甲,嬰幼兒盡早穿滿裆褲,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對兩歲以下的幼兒要預防不要撿髒東西入口。然後就是三歲以上幼兒最好每年做一次寄生蟲檢查,以更好的預防治療。
![]() |
寶寶高熱 應該怎樣護理?
降溫護理 首先要注意休息,以減輕機體負擔,小兒應穿寬松衣褲,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以利散熱,否則易導致高熱不退。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千萬不可關窗閉戶不讓孩子見風。 夏天可以給寶寶實施擦身浴,水分蒸發有助於 |
![]() |
小兒肺炎要做CT嗎
小兒肺炎要做CT嗎? CT是有輻射的,一般不會輕易的給寶寶做,但是對於寶寶病情不能通過聽診器及血液檢查得出的結果,就只能用CT來確診了,通過CT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寶寶的肺部是否有陰影從而才能判定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