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
2.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
3.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4.小兒疝氣發病初期,當幼兒平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裡。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並讓患兒平臥,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睾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復性疝氣。
5.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並發症。
![]()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力
孩子活潑好動本是好事,但是很多父母覺得頭疼,沒有過多的精力和耐心去陪孩子玩,更別提培養孩子的忍耐力了。但是,兒童時期是人一生當中最黃金的塑造時期,是培養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好時機。頭疼的父母們,可以來看看以下兩個 |
![]() |
“忘”給新生兒打防疫針
新生兒剛一出生就要接種國家免費提供的卡介苗,它被稱為“人生第一針”,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可4個月的女嬰小雪睿卻沒有這樣的經歷,因為她的出生醫院——&md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