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小兒睡覺盜汗的原因

小兒睡覺盜汗的原因

喂養及護理不當引起的生理性盜汗

小兒睡覺盜汗的原因

小兒盜汗的原因其一,也就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寶寶喂養及護理不當導致的,這種情況屬於生理性盜汗,是正常的,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於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給寶寶穿得過多或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引起多汗。為此寶寶晚間不宜過飽,穿衣蓋被要適當。

如何護理:

對於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導致高熱的因素。例如寶寶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於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於寶寶的身心健康。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缺鈣

小兒盜汗的原因與缺鈣有關,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需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如果在盜汗的同時還伴有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形腿、串珠肋等現象,很可能是由於血鈣偏低引起,3歲以下寶寶較常見。

如何護理:帶小朋友走出門外,多多運動,享受陽光的沐浴,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出汗也就會自止,不要讓寶寶長期性地出汗,否則容易得佝偻病。

小兒盜汗要警惕以下疾病

寶寶患病後期、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往往盜汗,這是因為體質虛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有以下病症會引起盜汗:

結核:寶寶患了結核病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如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光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佝偻病:患佝偻病的寶寶在入睡後就開始多汗,尤其是頭部,能濕透枕席或枕巾,並伴有枕禿和驚哭。因此,要及時讓寶寶補充鈣和維生素D。

低血糖:如果寶寶常在天亮前出現多汗,同時伴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而快,則有低血糖的可能,這時可給寶寶喝些糖水或進食些糕點,即可糾正。

寶寶患貧血、風濕、類風濕等疾病時也可引起汗多現象。總的來說,寶寶盜汗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防過敏 請跟著年齡走

2歲前:幾乎都是食物過敏  濕疹是小寶寶最容易遭遇的問題,不過許多爸爸媽媽不知道,這也是寶寶最早開始遭遇過敏問題。而一個濕疹情況嚴重的寶寶,以後也更容易患上其他過敏性疾病。  “2歲以前的小寶寶過敏

小兒咳嗽秘方大全

  小兒咳嗽秘方大全1、蘿卜蔥白風寒咳嗽   蘿卜1個、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