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小兒真菌性肺炎病因

小兒真菌性肺炎病因

1、病原菌 主要的深部真菌病有念珠菌病、曲菌病、組織胞漿菌病、球孢子菌病、孢子絲菌病、毛菌病、著色真菌病、隱球菌病及芽生菌病等,目前我國尚無肺部真菌感染發病率的統計資料,但從文獻上看,我國肺部真菌感染中大多數為條件致病性真菌,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為常見,其次為新型隱球菌和毛霉菌。

小兒真菌性肺炎病因

肺白色念珠菌病:致病力最強。常繼發於嬰幼兒肺炎、腹瀉、肺結核及血液病等。應用抗菌素和激素等是主要誘因。這是因為青霉素有刺激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的作用;廣譜抗生素抑制體內細菌,使念珠菌失去細菌的制約;皮質激素可抑制體內的免疫功能。

肺曲霉菌病:在肺部慢性原發空洞性病變存在和某些誘因基礎上,曲霉菌繼發性感染、寄生引起肺曲霉菌病。慢性寄生性肺曲霉菌病,即曲霉菌寄生於肺空洞性病變內,形成團塊狀肉芽腫性曲霉菌球,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肺隱球菌病:可發生於健康人,但重症隱球菌病僅見於原有免疫系統疾病如艾滋病的患者。在免疫功能受損的病人,隱球菌能夠進展活動,引起肺炎並經血行播散至全身。

肺毛霉菌病: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可侵入支氣管和肺,產生急性炎症,並經血行累及腦和全身各髒器,也可通過吸入孢子而致病。

組織胞漿菌病:主要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在中國十分罕見。常見於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損者,如惡性病,使用大量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常見於嬰兒或T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球孢子菌病:主要發生於半干旱氣候的地區。吸入真菌後,可無症狀,或引起急性和慢性肺炎。多見於男性,尤其是菲律賓人和黑人,以及艾滋病和其他免疫系統受損者。采集痰液標本或其他感染部位標本進行真菌檢查或血液抗體檢查可確定診斷。

芽生菌病:主要發生於美國的東南、中南和中西部地區,以及北美洲大湖周圍地區。被吸入後,真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但是感染後一般不出現症狀。有些患者出現流感樣症狀。少數情況下,慢性肺部感染的症狀可持續數月。病變可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以皮膚、骨、關節和前列腺為多見。通常其診斷依靠痰中檢出真菌。

2、促發因素 真菌對呼吸道的感染途徑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原發的吸入感染;另一種是條件致病。促使念珠菌病發生的因素有:

(1)特殊人群:早產兒、新生兒、營養不良兒及虛弱患兒。長期應用靜脈高營養病人。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2)繼發於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惡性腫瘤。影響免疫功能的網狀內皮系統疾患及血液病如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代謝紊亂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腎功能衰竭。獲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全身播散性念珠菌病過去罕見。慢性黏膜念珠菌病可單獨發生或見於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或艾迪生病人。

(3)藥物因素: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藥,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抑制了腸道內制止念珠菌繁殖的微生物,使菌群平衡失調。目前由於臨床應用免疫抑制藥和靜脈高營養日益增多而較前常見。

(4)醫院內因污染的器械(如較長期留置的各種導管)而感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秋季嘔吐腹瀉的預防

1、在孩子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應減少奶量及其他食物量,可以用水代替。  2、夏秋季節,避免過量食用脂肪高的食物,更應注意居室通風。  3、患營養不良、佝偻病和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防止腹瀉發生。  4、季節

新生兒拉肚子別亂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是寶寶久治不愈的罪魁禍首。而停用抗生素,采用了培養小兒腸道正常活細菌及補充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的方法,糾正了菌群失調,腹瀉當然會好轉。可見,在這個病例中,使用抗生素完全是適得其反的!  抗生素對於治療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