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正常組織或髒器通過潛在的腔隙,由原來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實際上,老百姓所說的疝氣主要是腹股溝疝。腹股溝斜疝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人們常常把它稱為“疝氣”,雖然常見,但許多人對它還有許多錯誤認識,以至於把“簡單疾病”變成“復雜疾病”,不僅多花了很多錢,而且還讓孩子多受了許多罪。
人們平時所說的小兒疝氣,從醫學上講,主要是指先天性腹股溝斜疝。因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後還沒有閉鎖,或閉鎖不全,反而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裡突向體表,而形成疝氣。又因為右側睾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遲,故右側腹股溝疝氣較多。當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氣,只是發病率相對低一些。
容易發生疝氣的部位有腹股溝和肚臍,一般來說,疝氣是容易被發現的,當孩子哭鬧或站立玩耍時,你會在腹壁皮膚上看到一個隆起,通常在兩側腹股溝區。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疝氣嵌頓發生,孩子是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疝氣,家長不必過於恐慌。由於嬰兒腹肌可隨身體的生長逐漸強壯,疝氣也有自行痊愈的可能,因此1歲以下的孩子可暫不治療,隨時觀察病情的變化,疝塊突出時,也沒有必要及時將其還納,孩子休息後都可以自行消失,千萬不要帶疝袋壓迫它,否則會影響腹肌發育,以至於使得病情加重,這樣小的疝氣有自愈的可能。
值得提醒的是,作為家長也不能因此對小兒疝氣不在乎,認為它沒什麼事。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疝氣可以自行進出(醫學上稱為可復性),而疝氣一旦發生嵌頓——疝氣包塊卡住,出現無法復位的情況,這時候孩子往往會哭鬧不止,應立即找專業醫生治療。不少家長認為,小兒疝氣能不治自愈。疝氣治療中心提醒家長朋友,不排除極少數小兒疝氣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疝氣就不再出現,但這種情況多半是6個月大以內的幼兒。
生活中發生嵌頓的情況很多,比如用力排便、劇烈咳嗽等腹腔內壓力驟然增高時就可能出現,如果不予及時回復,時間一長會造成疝內腸段的缺血性壞死,甚至腸穿孔而危及生命。因此,要重視孩子的疝氣及早進行徹底治療。.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患有疝氣時,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1歲以下的患兒可暫不處理,但需密切觀察;1歲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仍然出現,或有嵌頓史者,則應抓緊時間、盡早進行徹底治療。推薦閱讀:寶寶高燒後抽搐怎麼辦〉〉〉
![]() |
寶寶出生後的10分鐘護理
寶寶出生後的10分鐘護理 1、剪臍帶 臍帶通常在寶寶出生後幾分鐘內就會被剪掉。如果爸爸被允許進產房,那麼爸爸一定要爭取這一光榮的使命哦。 2、哭 剛剛出生的寶寶,他的第一聲啼哭很重要。第一聲啼哭是肺髒建 |
![]() |
冬季給寶寶洗澡 注意事項有哪些?
洗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冬天洗澡還是對皮膚的一種鍛煉呢,通過洗澡,讓嬰兒皮膚多接觸外界的空氣,可以提高皮膚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洗澡對嬰兒的健康是有好處的。然而給新生兒洗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冬季寒冷,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