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高達7成的嬰兒在喝奶之後,很容易溢奶。這主要是因為嬰兒期食管壁肌肉及彈力纖維發育差,胃呈水平位,食管和胃交界處贲門括約肌發育亦不完善所致,尤其是吃奶過程中寶寶吞下較多空氣時最易發生。
拍嗝排氣有講究方法正確很重要
為了防止寶寶溢奶,有經驗的媽媽,都會在寶寶喝完奶之後,立即協助拍嗝。拍嗝的目的是在幫助排出寶寶喝奶時所吞下的空氣,以避免或降低溢奶、吐奶的情形發生。喂食完畢後,不要馬上將寶寶平躺,應給予適度拍嗝排氣,以避免寶寶吃飽躺下之後,被溢出的奶給嗆到造成不適或窒息的意外。
正確的拍嗝方法有兩種:
★方法一:
步驟一:讓寶寶側靠在肩上,肩上放一塊小毛巾,以防寶寶排氣溢奶時弄濕衣服。
步驟二:一手托住寶寶屁股,另一手則弓手掌幫寶寶拍背。必須注意將寶寶的臉側放,避免造成寶寶窒息。手托住寶寶的下巴及前胸,讓頭頸固定,使寶寶成垂直坐姿。
★方法二:
步驟一:手托住寶寶的下巴及前胸,讓頭頸固定,使寶寶成垂直坐姿。
步驟二:另一手將手掌弓著拍背,拍背時,由下往上,並避開脊椎。避免拍背太久使寶寶覺得不舒服,也可用掌心畫圓按摩,交替進行。輕拍至寶寶有空氣排出,或輕拍10分鐘後,若無氣體排出即可停止。正確的拍嗝排氣舒緩寶寶脹氣情形,對於孩子的腸胃消化道有不錯的幫助。
中醫按摩法減少寶寶溢奶
除了喂奶後拍嗝外,中醫按摩同樣可幫助減少寶寶溢奶。
按揉足三裡: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胫骨邊緣。用拇指指尖輕按揉小兒足三裡各100次。
推膻中:
膻中穴位於小兒兩乳頭連線正中點。用拇指螺紋面自小兒膻中穴向下推至臍部100次。
推脾土:
脾土位於小兒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紋面在小兒兩手脾土部位輕柔地向指尖輕推各100次。
推胃經:
胃經位於小兒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紋面來回推小兒雙手胃經各200次。
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小兒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2同身寸兩筋之間。用指尖按揉小兒雙手內關穴各100次。
![]() |
消暑過度反而會腹瀉寶寶避暑不可亂來
近日,記者從本市幾家醫院兒科門、急診了解到,連續高溫成為了嬰幼兒腹瀉的發病高峰季節。不少家長都反映,在夏季家長們都怕孩子生病,盡管家長們慎之又慎,但孩子生病、腹瀉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 不少醫生都表示,有些孩子 |
![]() |
嬰幼兒會出現什麼類型的肺炎
病因 1.產前的胎兒生活在布滿羊水的子宮裡,發生缺氧(如臍帶繞頸、胎心改變、胎動異常),就會發生呼吸運動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早破水、產程延長,或在分娩過程中,吸入細菌污染的羊水或產道分泌物,易引起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