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接種疫苗只是孩子的事,果真如此嗎?
嬰兒出生以後,隨著一天天長大,體內由母體傳給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漸減弱或消失,尤其是在生後6個月到3歲這段時間。因此,必須適時地給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以增強兒童防病能力,保證兒童健康成長。我國一直把兒童預防接種工作作為所有預防工作的重點。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成年人就不需要重視,就不需要接種疫苗。
其實,傳染病對所有人都存在威脅。只要您的體內沒有產生過抗體,任何年齡階段都可能因此受感染。曾經有一位剛當母親的年輕媽媽,聽說鄰居家的孩子患上了水痘,想看看“什麼樣”,就去串門。誰知這一串,自己感染上了不說,還把老公和兩個月大的女兒也感染上了。所以,每一個成年人,尤其是醫務工作者、導游等高危群體,都要有預防接種的意識,這才是給自己、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接種疫苗,就保險?
那麼,是不是接種了疫苗,就萬無一失了呢?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
為了使疫苗安全,生產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細菌都被滅活或減毒,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率是100%,大多數常規使用的疫苗保護率在85%~95%左右。而且由於個體差異,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目前,凡是被列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接種後的保護率多數能達到90%以上。因此,絕大多數兒童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大多可獲得保護。國家衛生部為了確保兒童免疫接種效果,要求各地進行疫苗免疫成功監測,即通過采集極少量的血液,檢測特異性抗體,根據抗體水平判斷是否獲得了保護。如出現免疫不成功的情況,可補種相應疫苗。但只有少數兒童可能有幸被選為監測對象。
安全接種,為健康築一道屏障
安全的預防接種要做到安全的預防接種,接種前要注意以下幾點:
疾病期不應注射疫苗
發熱、急性傳染病的潛伏期和恢復期、重症慢性疾病的發作期均不能接種疫苗。待身體完全恢復或在慢性疾病的穩定期,視機體健康狀況確定是否接種。
過敏體質者慎用疫苗
對疫苗中的某些成分有明確過敏史,或既往接種某種疫苗有過敏史的人,應禁用同一種疫苗。
重視不同疫苗的禁忌證
因不同疫苗的性質或成分有所不同,其疫苗的禁忌證也不同。如:有神經系統疾病史的人(包括有癫痫、癔病、抽搐史或腦炎後遺症等)不能接種百白破疫苗、乙腦疫苗;免疫功能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包括白血病、腫瘤、脾切除者、接受異體器官移植及放射治療者等),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
受種者或兒童家長應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主動向接種醫生提供受種者健康狀況、既往病史及免疫史,以助醫生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疫苗。
1 2 下一頁
![]() |
小兒便秘的食療措施主要是什麼呢
1:牛奶紅薯泥。制作方法:1.將紅薯(馬鈴薯)洗淨去皮蒸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2.奶粉沖調好後倒入紅薯(馬鈴薯)泥中,調勻即可。營養分析:紅薯含有的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防治寶寶便秘。添加適量的奶 |
![]() |
93.4%年輕父母相信早教利於孩子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嬰兒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這句話現在被許多年輕父母奉為至理名言。在孩子只有幾個月時,父母們就開始帶孩子參加各種價格不菲的早教班。 日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