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為何要接種卡介苗?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之內需要接種卡介苗,是為了預防結核病的發生。結核病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至今在我國仍時有流行。結核病通常傳播比較隱蔽,由於新生兒身體各內髒器官都比較嬌嫩,抵抗傳染病的能力較差,因此,很多新生兒、嬰兒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傳染的,如果患兒抵抗力下降時會出現很嚴重的症狀,如結核性腦膜炎,不但會威脅患兒的生命,甚至還可能遺留下癡呆後遺症。結核菌感染後即使沒有當時發病,也可能成為以後發病的隱患。而卡介苗是抵抗結核病的強有力的武器,所以新生兒出生後一定要接種卡介苗。
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之內即可開始接種卡介苗。第1針為皮內注射,在上臂三角肌中央,在醫院出生的新生兒一般在產院都接種了卡介苗,在家生的也應到保健門診接種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後,一般不會出現發熱等全身性反應,1個月後局部會出現紅腫、化膿、結痂,不需處理,痂皮脫落後留下瘢痕。接種後是否成功可到保健站或醫院檢查,不成功者還需要重新接種。在3個月時,到結核病防治站或保健站進行結核菌素試驗,48小時或72小時看結果。如果注射部位出現直徑為0.5~1厘米的紅腫硬斑,說明卡介苗接種成功;如果注射部位無任何反應,則說明接種失敗,需要重新接種。有個別的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後可能出現異常反應,要高度重視。
如果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後局部出現潰瘍面,持續半年也不愈合,應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或處理。另一種異常反應是發生在異常體質的新生兒、或因進行皮內接種過深,或注射劑量偏大,主要表現在接種卡介苗後1~2個月時,新生兒的頸部、腋下、鎖骨下淋巴結腫大,約大於1厘米,似花生米大小。也可能出現腫大的淋巴結化膿,破潰,形成潰瘍,有的新生兒可能出現發熱等全身症狀,此時應盡早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處理。
此外,在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時可暫緩接種卡介苗:(1)體溫超過37.5℃者。(2)早產兒及難產兒。(3)具有先天畸形、皮膚病(膿疱病、全身濕疹)等的小兒禁忌接種。
出現以上情況暫時沒能接種卡介苗的新生兒,可在適當的時間,由醫生制定補種卡介苗的時間。
![]() |
孩子其實是天生的心理學家
兒童心理研究明確告知我們,孩子就是一個心理學家。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們都擁有一種天賦的直覺。 新學期開學,孩子暑假沒玩夠鬧情緒,媒體冠以“開學綜合症”;中秋小假期結束,上班族頭天上班沒精 |
![]() |
“多酸少鹼”的寶寶易致孤獨症
現代生活中,人們的餐桌多是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的“營養型”、“精細型”食物,而蔬菜、雜糧等“粗食”偏少。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糖分和動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