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預防接種基本常識 >> 預防接種後發熱

預防接種後發熱

    怎樣判斷預防接種後發熱?
  接種疫苗後,由於疫苗本身的特性,如異種蛋白的刺激,疫苗中的熱原質或毒性等原因,少數被接種者可於接種滅活疫苗5~6小時,或24小時左右出現體溫升高,一般持續1~2天左右,很少超過3天以上。注射活疫苗出現反應的時間稍晚,但消失亦很快。除體溫升高的反應外,個別人可能伴有頭痛、眩暈、乏力和全身不適;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反應,一般1~2天可自行消失。而若是恰好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或其它疾病時,一是有本身疾病的臨床表現,如咳嗽、流涕、腹瀉等表現外,有的可出現相應的體征。大便檢查、胸片等可以幫助鑒別診斷,以排除是否接種時間上的偶合疾病。既不要把一些適逢在免疫接種時期偶合的疾病誤診為接種副反應,而延誤對疾病的治療,也不要把真正的免疫接種副反應排除,忽視了與免疫接種的關系,這樣不利於免疫接種的實施及生物制品質量的改進。
    小兒預防接種後為什麼會發熱?
  嬰幼兒對各種傳染病都具有易感性,按期進行各種預防接種,是保護易感兒童不受傳染病侵襲的有效措施。
  預防接種的目的是采用人工的方法,為小兒建立一些基礎免疫。人工自動免疫是人工為機體接種某種抗原,在抗原的影響下,機體內自動地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具有抵抗某種傳染病的能力。人工自動免疫制劑有菌苗、疫苗及類毒素三種。菌苗是用細菌菌體制造而成,分為死菌苗和活菌苗兩種。疫苗是用病毒或立克次氏體接種於動物、雞胚或組織培養,經處理制造而成,也分為滅活疫苗和活疫苗兩種。類毒素是用細菌所產生的外毒素加入福爾馬林,變成無毒性而仍有免疫原性的制劑。這些免疫制劑注射於人體後,對人體來說是一種外來刺激。活疫(菌)苗的接種,實際上是一次人工輕度感染。滅活疫(菌)苗對人體是一種異物刺激,因此,機體接種某些免疫制劑後,往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應。
  預防接種後的局部反應是在接種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紅、腫、熱、痛等現象,一般不需要處理。如果反應嚴重,局部化膿,出現發熱,則需到醫院治療。預防接種後的全身反應主要為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全身不適。一般體溫在37.5℃左右為弱反應,體溫在37.6℃~38.5℃為中等反應,體溫在38.5℃以上為強反應。一般弱反應和中等反應不必做任何處理,強反應則應該到醫院處理。
  預防接種後發熱怎樣處理?
    預防接種是用人工自動免疫的方法,將菌苗、疫苗、類毒素等制劑應用於人體,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對抗某些傳染性疾病的侵襲。
    人工自動免疫制劑注射於人體後,對人體形成一種外來刺激,可使機體產生發熱等全身反應。那麼,預防接種後出現發熱應該怎樣處理呢?
  首先,應該看一看發熱程度如何。一般體溫在38.5℃以下,小兒無明顯其它不適,可以不做特殊處理,因為這種發熱屬於正常反應,短時間內即可消失。如果體溫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適,可以酌情給予小劑量退熱劑,如撲熱息痛、阿司匹林之類,同時要讓患兒多飲水。這種預防接種後發熱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屬於反應性發熱,不必應用抗生素治療。如果發熱持續不退,或有逐漸增高的趨勢,應考慮是否在此期間合並了其它的感染,並根據感染情況,給予相應的抗感染治療措施。
    小兒預防接種後,局部可能會有瘙癢感,切勿讓患兒搔抓。否則,可能會使局部感染化膿,導致感染性發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要做好局部感染的處理。如果局部感染嚴重,需全身應用抗菌素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肺炎和支氣管炎有什麼區別

小兒肺炎與支氣管炎的區別  急性肺炎和急性支氣管炎的區分主要依據胸片,其實這是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打個比方,支氣管炎是發生在“走廊”,而肺炎則是病原體侵犯到各個“房間&rdq

2-3歲最適宜打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寶寶腹瀉的最常見原因,但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並不能有效地抵抗輪狀病毒帶來的疾病,所以,接種疫苗是較好預防秋季腹瀉的方法。  輪狀病毒疫苗的最適宜接種年齡是2個月至3歲之間,常年都可接種,但不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