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關於預防接種 >> 寶寶接種疫苗最關心的問題

寶寶接種疫苗最關心的問題

  問題1:接種前要做什麼?

  1.帶上預防接種證,以便醫生了解情況,防止打重或漏打。如果你是第一次帶孩子打預防針,別忘了主動要求建立預防接種卡。

  2.接種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顧寶寶,減少感冒的發生。如寶寶有不適症狀,等康復後再接種疫苗。

  3.正在發熱,特別是高熱或伴有明顯的全身不適的急性症狀時,應暫緩接種疫苗,以免接種後加劇發熱性疾病。急性傳染病的潛伏期、前驅期、發病期或恢復期若接種疫苗,有可能誘發或加重原有病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也需推遲接種,待好轉後補種。

  4.過敏性體質的人接種疫苗常會引起過敏反應。如果你和愛人存在過敏體質,寶寶也很可能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很多疫苗不能使用,因此打針前要對醫生說清楚。

  5.接種疫苗前對醫生如實回答寶寶的情況。比如是否有發熱,身上是否有皮疹,是否過敏等。此外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不能接種乙腦、流腦和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6.接種脊灰疫苗的(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前、後半小時內不能吃熱奶、喝熱水。

  7.打預防針的前一天,要給孩子洗好澡並且把胳膊洗干淨,以免打針後引起局部感染。再者打針後當天應避免洗澡,主要是因為洗澡容易受涼,如出現發燒會弄不清是感冒還是疫苗引起。

寶寶接種疫苗最關心的問題

  問題2:接種後要做什麼?

  1.接種後在接種地點應觀察15~30分鐘。

  2.注射疫苗當天不要洗澡、沐浴,防止著涼。

  3.疫苗實際上是一種抗原,給寶寶多喝白開水,以減少疫苗的接種反應。

  4.接種會使嬰兒有輕微發燒,24小時內要檢查他的體溫,如體溫有升高應按醫囑服用退燒藥。在注射部位可能出現小的硬塊,可能持續數周,但不必擔心,可給予干熱敷。麻疹疫苗接種10天後,可能發生皮疹及發熱;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種3周後,孩子的面部可能有輕度腫脹。

  5.如果接種後發生其他症狀,比如寶寶哭的聲音與平時不同,或體溫升高到38℃以上,要即刻看醫生,因為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問題3:異地接種可以嗎?

  免費接種的疫苗由省、市、縣疾控機構逐級分發至市各預防接種門診;家長帶著孩子到居住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兒童計劃免疫程序實施預防接種。

  假如你帶寶寶到外地很長一段時間,又擔心無法做預防接種,這時你可以帶上寶寶的預防接種證,只要到居住地附近任何一家預防接種門診接種點就可以了。

寶寶接種疫苗最關心的問題

  問題4:我的寶寶生病了,錯過疫苗接種怎麼辦?

  每種疫苗都有各自的接種程序,所以接種時間也是安排好的,但遇到寶寶生病就要特殊對待。一般在病好後2周內帶著寶寶去補打疫苗就可以了。稍微推遲幾天接種對寶寶沒有不良影響,依然是有效的。如果病情長時間仍未好轉,要咨詢當地的保健醫生,看何時接種更合適。

  問題5:我家寶寶有一次高熱驚厥,能打疫苗嗎?

  寶寶發生驚厥的情況比較復雜,因此當您家寶寶出現驚厥,要及時到醫院神經科進行檢查,看是何種原因引起的。是單純高熱引起的,還是由於有神經系統的疾病。

  如果僅僅是高熱引起的驚厥,3歲以後可考慮補種疫苗,但要注意接種後可能引起發熱,要密切觀察,經常測試寶寶體溫,一旦體溫超過38.5℃就要及時使用退熱劑,防止再次因高熱引起驚厥。如果是患有癫痫、大腦發良不全、腦炎、腦膜炎等疾病,則不宜接種百白破混合制劑、乙腦及流腦疫苗,因為這些疾苗對大腦有影響,可誘發驚厥。

  問題6:寶寶為什麼有那麼多強化針?

  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體內的抗體水平會不斷下降,打加強針後利用免疫記憶的原理,抗體水平可迅速提高,這樣才可以保證寶寶不得病,同時也可保證群體有效免疫水平,避免疾病的流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肺炎的食療方法有什麼

小兒肺炎的食療偏方如下,僅供參考:  【風熱閉肺型】  症狀:咳嗽痰黃稠、口渴、面赤唇紅、舌紅、尿黃。  食療方1:魚腥草蘆根湯:取魚腥草30克,蘆根30克,紅棗12克。以上加水煮30分鐘飲用,有清熱化痰作用。

寶寶得了秋季腹瀉怎麼辦?

秋天患的腹瀉就是“秋季腹瀉”嗎?  秋冬季患腹瀉的嬰幼兒中,40%~70%都是由輪狀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為其他細菌引起,由於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腹瀉發病率高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