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手掏氣管內異物
氣管異物是典型的家庭急症,家長應該具備急救知識,但是不太可能完全解決,因此發生後應做好去醫院的准備,然後再采取合理的急救。當寶寶發生異物嗆入氣管時,家長千萬別驚慌,首先應清除鼻腔內和口腔內的嘔吐物或食物殘渣,但不要試圖用手把氣管內的異物挖出來,建議試用下面三種方法誘導異物排出。
推壓腹部法:
適用於昏迷暈倒的患者。仰平臥,搶救者面對患者,騎跨在患者的髋部;搶救者用一手置於另一手上,將下面一手的掌根放在胸廓下臍上的腹部,搶救者用身體的重量,快速沖擊壓迫患者的腹部,重復此動作,直至異物排出。
拍打背法:
適用於新生兒和嬰兒。臉朝下,托下颌,頭低於軀干。肩胛骨聯線中點背部拍擊。轉身仰臥,低於軀干。胸部沖擊。
環繞腹部法: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的胸廓上和臍上的腹部。用另一只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以上的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吞食異物多吃芹菜促消化
2-3歲的寶寶,愛將手中抓的小零件,如棋子、硬幣等放入口裡。當家長發現小孩將異物吞下後,若未發現嗆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窒息表現,就不用太緊張,不要設法將異物吐出來,催吐易使異物誤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一般情況下,異物進入消化道後,大多數諸如棋子、硬幣、紐扣等異物,都能隨胃腸道的蠕動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為防止異物滯留於消化道,可多給寶寶吃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進消化道的蠕動,加速異物的排出。多數異物在胃腸道裡停留的時間不超過兩三天,也有少數經三四周才排出。每次患兒排便時,家長應仔細檢查,直至確認異物已排出為止。在此期間,若寶寶出現嘔血、腹痛、發燒或排黑色稀便,說明有嚴重的消化道損傷,必須立即去醫院。若經過三四周仍未發現異物排出,則應請醫生處理。
![]() |
小兒眼睛外傷早期急救的方法
除了幼兒自己有意識地保護眼睛之外,眼眶的骨組織、眨眼及眼睑防護性的反射動作,也在自然地保護著眼睛。眼睛一旦受到傷害,輕的經過治療即可痊愈;重者,尤其是外傷所致的傷害,如果救治、處理不當將會造成感染,最後導致失明 |
![]() |
小兒感冒選藥父母絕不能忽視
春季是寶寶感冒高發的時節,由於寶寶年齡小,抵抗力低,極易成為感冒侵襲的對象,媽媽只有做到分分鐘的“專業”才能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起居護理要“專業” 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