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玩耍男孩回家午休時床上“溺亡”
在微信朋友圈和家長們聚集的各大社交網站上,一則網帖最近很火。其提到,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10歲小男孩,和媽媽去泳池玩。兩人回家後,小男孩洗了個澡,就去睡午覺。
一個小時後,媽媽看到小男孩完全變了樣。“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他在床上就這樣‘溺死’了。”
其實,類似的事件在國內不久前也曾發生。7月初,武昌的6歲男孩龍龍和父親游了1個多小時。晚飯時,龍龍精神萎靡並不停地咳嗽,體溫升高,於是家人立即將他送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經過檢查,龍龍被確診為急性肺水腫。原來,龍龍在游泳時嗆了幾次水,這些水,在他上岸後依舊停留在他的肺中。隨著時間推移引發了急性肺水腫。
干性溺水概率雖然很低但是很致命
在網帖中,不約而同的提到,最終致命的,是一種叫“干性溺水”的現象。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先後聯系上重慶多家三甲醫院急診科醫生。他們均表示,干性溺水是一種低概率事件,但確實存在。
“簡單地說,就是人體在水中不慎嗆水,當吸入的水進入氣管,為了不讓肺部進水,聲門,也就是嗓子眼就會不自覺地關閉,於是導致無法呼吸。”西南醫院急診科主任任小寶教授表示,從醫學角度來說,干性溺水是急性肺水腫引起的。剛開始,並不易察覺有問題,因游泳嗆水比較正常。但隨著時間推遲,肺功能的損壞開始出現。干性溺水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四肢乏力、咳嗽,並且嗓子疼,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搶救不及時,便會口吐白沫而死。
任小寶說,現在很多游泳池都用氯氣消毒,嗆入含氯的水後,更易刺激喉部,引發肺水腫。
游泳之後需警惕兒童嗜睡、發燒等
急診醫生們表示,干性溺水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發生。
“當孩子游泳過程中有嗆水,短時間內出現劇烈咳嗽、呼吸困難或嗜睡、發燒,臉色發紫等現象,家長就要高度重視系干性溺水的可能性了。”任小寶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如在游泳時嗆水,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務必在孩子上岸後留意身體變化,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到醫院就診。
從急救的角度,和普通溺水不同的是,干性溺水不是“控水”救助,而是立刻進行心肺復蘇施救。需要先人工呼吸,打開氣道,之後胸外按壓。如果溺水者沒了心跳,則要先實施胸外按壓。最關鍵的是要送到醫院,不要錯過最重要的黃金拯救時間。
精彩推薦 寶寶飲食|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預防接種| a群流腦疫苗不良反應 兒童用藥|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疾病治療| 發燒孩子的另類治療 用酒擦胸背 兒童急救| 小兒被嚇著了怎麼辦? 點擊查看更多兒科資訊精彩內容
![]() |
如何通過數呼吸法判斷小兒肺炎
數呼吸法應在孩子入睡時進行 有些家長會憑借孩子每分鐘的呼吸次數,來判斷孩子是否已經發展成肺炎。一般來說,健康的新生兒每分鐘呼吸次數接近40次,兩三歲的孩子每分鐘呼吸次數在30次到40次左右,成人每分鐘的呼吸次 |
![]() |
兒童外傷出血的家庭急救有哪一些
醫學專家指出,當孩子劃傷皮膚時,最重要的是正確而又快速地處理傷口。一個嚴重的創傷,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醫療處理,傷口在幾小時內就會被感染。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發生擦傷肘部、摔傷膝蓋或意外割破手指之類的事情,一般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