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小威只有10歲,昨天上午,記者在醫院感染科病房裡見到他時,他正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輸液,他的腋下和肘部等處淋巴結都有腫大,左手靠近虎口處有一個腫起來的傷口,是被一只流浪的小黑貓咬傷的,正是因為這一咬,小威患上了臨床上少見的“貓抓病”。
許多小區都生活著成群的流浪貓,不少人出於憐憫或喜愛,會給它們喂食,或逗弄它們。但醫生說,流浪貓以及流浪狗身上難免帶有病菌,抵抗力低的老人和孩子最好離它們遠一點。
伸手抓野貓,被咬一口
小威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平素活潑好動。今年8月中旬的某天,他在奶奶家附近和小朋友玩耍時,遇到一只幼年小黑貓。
出於好奇,小威伸手抓住了小黑貓的腰部想把它抱起。沒想到小黑貓脾氣不小,扭頭就咬了小威左手一口,傷口流出了血但不是很痛,孩子沒當回事。回家跟奶奶說了,奶奶也僅僅簡單用清水給他沖洗了一下傷口。
轉眼到了10月上旬,那天,小威睡覺前,媽媽照例幫他脫衣服,小威嚷嚷左手臂很痛。媽媽一摸,發現孩子左手手肘處有腫塊。詢問之下,媽媽才知道小威曾被貓咬傷。
第二天,媽媽帶著小威到了當地醫院,在醫生建議下,小威去防疫站接種了狂犬病疫苗。在當地醫院治療一周期間,小威的高燒退了又復發。家人打電話咨詢後,決定轉到省人民醫院治療。
被貓狗舔舔也可能得病
“孩子昨天住進我們醫院,經過病史詢問和檢查,確診他患的是貓抓病。”感染科主任朱醫生說,貓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貓和狗都可能攜帶病菌,一般來說,貓的攜帶率比狗高,小貓比大貓帶菌率高,兒童和免疫力較差的人群易被感染。
感染途徑為貓狗抓傷、咬傷人後,由皮膚損傷進入血液或者淋巴,也可能通過貓狗身上攜帶的跳蚤叮咬人來傳播。人感染此病可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出現肝脾腫大、肺炎、溶血性貧血、心內膜炎、腦炎等髒器損傷。
“孩子的皮膚嬌嫩,免疫力又差,有時候即使被貓狗的舌頭舔得用力了,也可能有表皮損傷而被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讓孩子和貓狗親密接觸。”朱醫生提醒說。
不過,貓抓病並不可怕,它不像狂犬病那樣有預防疫苗,但也可防可治。如果被貓狗抓傷、咬傷,不必驚慌,清洗傷口後,先要到疾控中心接種狂犬疫苗;之後如果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症狀,要趕緊到醫院檢查。
野貓的帶菌率高達30%
對於貓的帶菌率,朱醫生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曾有抽樣調查認為,家貓帶菌率為10%左右,野貓是30%。
朱醫生說,貓抓病在臨床上很少見,那是很多人因為症狀輕微或者不典型,不一定會去醫院就診,後來就自愈了。但是在她接手的病例中,這幾年貓抓病發病還是有上升的勢頭:“前幾年一年最多一兩個,這幾年每年來住院的有兩三個,來門診或者電話咨詢的有十多個。”
這種變化並不是只有朱醫生一個人感覺到。傳染科主任盛醫生告訴記者:“兩三年前,貓抓病一年能確診兩三例,現在一年有十來例。在詢問病史的時候,不少人都曾被野貓抓傷或者咬傷過。”所以,她勸那些好心給流浪貓喂食的人要注意保護自己。
![]() |
預防小兒肺炎增強體質才是關鍵
在康樂健康群中,很多家長都表示:進入3月以來,氣溫冷暖不定,孩子時常感冒。如今正是小兒肺炎的高發期,兒科專家提醒家長:增強孩子體質是抵御兒童肺炎的關鍵。 喘是小兒肺炎重要體征 春季作為小兒肺炎的高發期,門診 |
![]() |
防治小兒感冒的方法有什麼?
孩子感冒是很多媽媽們都很頭疼,就算是通過積極的治療,那麼孩子從發病到治愈也要大約一周的時間,在這期間,孩子會因為感冒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有的甚至吃藥刺激胃腸道,不願意吃飯。因此,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很有必要,下邊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