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皮膚病叫做嬰兒濕疹,有些地方稱之為“奶癬”。奶癬這個稱呼不准確,容易使人誤認為它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的,從而采用錯誤治療方法。其實,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即過敏)。因此,在做好寶寶奶癬的護理時,應避免寶寶接觸致敏物質。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嬰兒濕疹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疱疹,很癢,疱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寶寶長了濕診怎麼辦呢?在生活中應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1、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吃母乳者,母親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鲐魚、蝦等食物。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時間不妨長一些。添加輔食時,不要先加蛋白,最好先加少量蛋黃,然後逐漸增量。孩子的食物也不要太鹹。
2、母親和小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3、不要用熱水去燙洗濕疹,不要給孩子用肥皂洗臉以避免刺激。洗臉後,可給孩子用一些兒童護膚霜。
4、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
5、如繼發感染,應當使用抗生素。
6、可服一些中藥或用中藥液外擦。
得了嬰兒濕疹以後,應采取以下幾項治療措施:
1、總的治療原則是: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合理喂養,精心護理。
一般說來,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其次,母親吃魚、蝦、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後,應觀察嬰兒的皮膚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喂養方法;如母乳過敏,改用牛奶,牛奶過敏則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間母親不吃魚、蝦、蟹等食物。與此同時要及時治療嬰兒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結和腹瀉等。
2、常用的內用藥有苯海拉明糖漿、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繼發感染時還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藥要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後,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濕疹霜、祛濕油、膚輕松霜等。
![]() |
寶寶的肺炎支原體總是好不了?
琳琳自從三個月前患上支原體肺炎後,似乎一直斷不了根,總是咳個不停,尤其是夜間和清晨,更是咳得厲害,咳的時候還能聽到喉嚨裡發出“嘶嘶”的聲音,剛開始用阿奇霉素還可以見到一些 |
![]() |
早教並不等於早接觸文化知識
“培養一個快樂的寶貝比培養一個聰明的寶貝更重要。”“豐富孩子的體驗就是在做早教。”夏弘禹先生的早教觀念讓許多家長茅塞頓開。夏弘禹是第一個將譽冠全球的Gymb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