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推拿:
常用推拿手法穴位:揉足三裡、補脾經、推大腸、清小腸、摩腹、推上七節骨等。根據腹瀉病因不同,穴位操作手法也有區別。
小兒推拿優點多,只要對疾病診斷正確,一般不會出現危險或不安全問題。推拿療法治療疾病,不會出現任何並發症,在治療中避免了西醫某些藥物中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同時也糾正了藥物對小孩身體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或危害,是一種有利無害的治療方法。相比於其他治療方法,如服藥,小兒一般會難以接受,經常給疾病治療帶來麻煩,而且常因小兒不能和家長配合而影響療效。應用小兒推拿療法,小兒不會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種享受,能夠消除小兒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恐懼心理。
(2)中藥穴位敷貼:
常用穴位:天樞,臍,脾俞,胃俞等,根據腹瀉的病因,選擇相應的中藥制成敷貼。
穴位貼敷療法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並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部位,作用較為直接。
穴位貼敷療法不經胃腸給藥,無損傷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臨床應用時出現皮膚過敏或水泡,亦可及時中止治療,給予對症處理,症狀很快就可消失,並可繼續使用。
中醫治療小兒腹瀉有其獨到之處及優點所在,因此,在寶寶出現腹瀉時,家長們不妨選擇這種治療手段。
![]() |
小兒肺結核病人的家庭治療
開放性、活動性肺結核病的病人,症狀較重,應住院隔離治療;如為不排菌、病灶較穩定且症狀較輕的病人, 可在家中休息治療,一般應注意: (1)必須在痰找結核桿菌連續三次陰性的情況下,始能在家庭中進行治療和休息;但 |
![]() |
便秘原因並不完全相同
假如寶寶一天沒大便,媽媽的心就懸起來了;如果是兩天沒排便,媽媽就會坐立不安,尋思是不是大便太干?是不是上火了?是不是吃得不合適? 便秘與否與吃有一定的關系?0-6個月的寶貝,一般以奶類為主;6-12個月的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