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寶寶緩解便秘
如果說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寶寶的“便事”,也許有點誇張,但若說是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一點也不為過。如果寶寶兩天還沒拉出便便,媽媽就會心煩意亂,不知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寶寶真的便秘了,還需要媽媽第一時間來幫寶寶緩解。
怎麼判斷寶寶是便秘了?
判斷寶寶是否便秘要看便便性狀,寶寶如果經常三四天才拉一次便便,但便便並不干,而是成形便,那就不是便秘,而是老話兒說的“攢肚子”,是屬正常現象;如果幾天拉一次,而且寶寶排便時明顯很費力,臉紅紅的,拉出的便便也明顯很干,這就是便秘。
新生兒便秘的常見原因
1.乳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嘔吐較多,或進食補液的小兒可引起暫時性的無大便。另外,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育尚不完全,這樣易引起便秘,還可同時伴有吐奶。只要小兒體重不下降,嘔吐和便秘的現象都是正常的。
2.人工喂養:因為牛奶經消化後,所含的皂鈣成分較多,而皂鈣易引起大便干結,從而導致便秘。
3.外科性疾病:可能的畸形包括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等,這些疾病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的現象,需及時診治。
未滿1歲的寶寶便秘常見原因
1.食物中所含的纖維少
寶寶添加輔食後,如果食物中含蛋白質較多,碳水化合物較少,食物在腸道內的發酵過程微弱,大便就會容易干燥。有些寶寶有偏食的毛病,喜歡吃魚、肉類,不愛吃水果、蔬菜。由於食物中纖維素少,也會容易便秘。人工喂養寶寶,牛奶內酪蛋白及鈣質比母乳多,便便中含有不易溶解的鈣皂,於是就發生了便秘。
2.缺乏良好的排便習慣
寶寶應該自幼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建立排便條件反射。有時寶寶貪玩,會有意識的抑制便意。時間久了,腸末稍神經對便便刺激的敏感度下降,便便久存於直腸,水份被吸收後,便便變得干硬,當然難以排出。
3.精神因素的影響
如果寶寶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者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突然改變,也可能出現暫時的便秘。另外,如有便秘家族史,也容易造成寶寶便秘的發生,這可能與遺傳有關。
便秘的不良後果:
便秘的不良後果有很多,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肛裂,可能會引起便後滴鮮血,肛周疼痛。寶寶便後疼痛,就更不願意排便,這樣又會引起新的便秘,形成惡性循環。便秘嚴重的寶寶還可能引起外痔。此外,慢性便秘的寶寶還常伴有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精神萎靡、腸道功能紊亂等現象,這些又會反過來加重便秘。
緩解便秘的小竅門
盡量讓寶寶吃母乳,這樣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可同時增加蔬菜水或果汁。
添加輔食時,可讓寶寶慢慢嘗試菜泥、水果、玉米粉、麥片。
適當給寶寶按摩腹部,尤其左下腹部,如果能觸及到條索狀物,輕輕由上至下按摩,促使便便下行排出。
適當按摩寶寶的肛周,這個按摩能引起排便反射,促進寶寶排便。
寶寶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寶寶排便。
用開塞露、小的肥皂條等通便(僅限於便秘嚴重時使用,而且不能頻繁使用)。
可以遵醫囑適當服用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注意切忌濫用導瀉藥,常服這類藥,會使腸壁活動依賴於藥物,導致功能失調便秘反而更加嚴重。
![]() |
好動寶寶警惕9意外傷害
據我國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一殺手,而那些重度傷殘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所承受的身體痛苦和心靈的創傷,並不亞於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這些“災難”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家中發 |
![]() |
注意點滴細節呵護寶寶的睡眠
寶寶睡眠小知識 新生兒:睡眠不分晝夜,媽媽可以配合孩子的生理情況來確定喂奶的時間。一般,白天3—4小時喂一次奶,寶寶吃奶之後一般就會睡覺了。 2—3個月:晚上的睡覺時間應該長一些。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