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後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干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性質和食物成分關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物不足,腸道菌群繼發改變,腸內容發酵過程少,大便易呈鹼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加,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糞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類食品較谷類食品易於便秘。小兒偏食,許多小兒喜食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發生便秘。
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常用瀉劑或灌腸,缺少體力活動,或患慢性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都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常使大便秘結。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
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診斷
應詳詢病史及大便規律,有否胃腸道伴發症狀如:腹疼、腹脹、嘔吐、生長障礙、服用藥物史等。體檢時應注意檢查會陰部,肛門周圍,進行肛門指檢。注意有否肛門裂、皮膚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檢觸及大量硬糞塊或指檢後隨之排出大量糞便,症狀隨之緩解,診斷可明確。
新生兒生後24小時未排出胎便,高度懷疑梗阻,應進一步檢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嬰兒生後即開始便秘,應注意與甲狀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結腸鑒別。後者鋇灌腸檢查除結腸擴張外,可見有節段性狹窄,而慢性便秘則結腸全部擴張。對兒童便秘也要進行詳細體檢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便和神經性或器質性梗阻鑒別。
通過上述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嬰兒便秘的原因有哪些了吧!最後提醒家長,孩子得了便秘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要視而不見。也要照顧到孩子的精神方面,好的心情才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 |
哪些孩子不能接種麻疹疫苗
1、麻疹疫苗的接種禁忌是什麼 預防接種前,請家長務必了解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態並如實告知接種醫生。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況,不能接種麻疹疫苗: (1)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以及抗生素過敏者(如對硫酸慶 |
![]() |
10個月寶寶可以以輔食為主食嗎
通常情況下,10個月的寶寶若發育健康,就應有4~6顆牙齒,口腔肌肉和咀嚼肌肉也會進一步發育。同時,吸收和消化系統以及各個器官的相互配合也會非常協調。所以,寶寶此時已經可以用輔食代替主食的位置,用一日三餐代替奶制 |